美防长阅兵前挑衅:将继续在南海航行
9月2日报道 外媒称,美国防部长阿什顿·卡特9月1日重申,美国将在国际法允许的范围内继续在南海飞行、航行、活动。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
据美国之音电台网站9月2日报道,卡特在巴尔的摩举办的美国退伍军人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讲话时说:“美国将在国际法允许的任何范围内航行、航海和活动,就像我们在全世界所做的那样。”
报道称,卡特在讲话中说,国防策略要符合本世纪的需求,并同时为未来做好计划。
他说,未来很重要,因此要确保现在的每一个策略性决定都向保护公民安全、保卫国家、守卫盟友和朋友跨进一步。
关于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战略,卡特说,再平衡的目的就是保持一个牢固、有效而紧密的安全架构,来保证每一个国家都有机会继续崛起。
反潜战长期以来一直是美国占优势,中国在这方面一直是弱项。据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6日报道,正如美国海军一样,中国海军也与研究型大学保持密切的关系,为了潜在的军事应用,赞助机器人原型机的研究。作为自主水下无人潜水器,“海燕”号有能力在不需要人工干预的情况下独立作业,这令其成为漫长和危险的任务的理想之选,比如扫雷或潜艇侦察。据报道,在美国海军为了对抗中国日益增强的反介入/区域拒止能力,对水下无人潜水器研究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之际,中国的水下无人潜水器将提升反潜能力。未来“海燕”号的增大版及其他有望出现的水下无人潜水器可以为中国海军完成要求更高的远程任务。尺寸更大的水下无人潜水器可以携带更大的传感器,能探测到距离更远的水雷和潜艇,甚至可能携带武器。正如在空中和陆地上一样,海上战争未来也将变得更加自动化,而中国海军是不甘落后的。
水下无人潜水器
报道中提到的“海燕”号,是由天津大学研究人员完成的无人无缆潜水器(AUV),目前只是一款民用平台,目标是用于海洋生物学科考、海底科考以及协助研究任务及救援任务。“海燕”号可持续工作30天左右,最大航程达1000公里,设计最大潜深1500米,这足以在一支海军舰队的管辖区域内进行巡航。据报道“海燕”号的性能融合了浮力驱动与螺旋桨推进技术,不但能实现和AUV一样的转弯、水平运动,而且具备传统滑翔机剖面滑翔的能力(即进行“之”字形锯齿状运动)。与传统的鱼雷形状的水下无人潜水器相比,这带来的变化是,速度减缓(时速4节)但能源充足,从而能延长持续工作时间,就像是一架水下滑翔机。“海燕”号还拥有更先进的运算处理能力,不仅可以自主决定航线,还可将数据传回总部,供离线处理和分析。
但大家对它最关注的是其军用价值,也就是如何用它来进行反潜作战。虽然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个小型试验潜水器,但是,只要掌握了它的运行原理,就可以制造更大的能够满足各种特殊要求的军用潜水器。在这一前提下,如果为这种水下滑翔机装载上声呐、磁异或光学等专业仪器,使之成为海底的“变形金刚”,可在海洋观测和探测领域大显身手,就可以布防在敏感的海域使其执行搜潜反潜任务。比如,美国海军的攻击型核潜艇大都采用数百米的潜深接近中国沿海进行窃听、情报搜集和监视,由于这些核潜艇静音能力非常好,导致中国海军早期的反潜系统很难及时发现。而中国海军的反潜潜艇由于自身噪音较大,再加上很多没有装备拖曳式声呐,使其及时和美军潜艇近距离遭遇也难以有效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