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一反常规地未按原计划通过联合宣言。这是由于中国拒绝提及美国、日本等希望写入的南海问题。未发宣言表露了中美隔阂之深。
在召开东盟防长扩大会议的马来西亚,卡特向中方直接传递了为保护“航行自由”美国今后也会派舰艇在南海岛附近航行的方针。但在另一方面也确认了军事交流的重要性,可谓打出软硬两种牌。
与此同时,美军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哈里斯访华与中国军方高官举行了会谈。这也有就施压与对话取得平衡的目的。
美国眼中的“新型大国关系”
美国宣称今后也会派舰艇在南海岛附近航行。事实上,美国的一只脚已经跨过介入南海局势的“大门”。
在南中国海巡航的美国濒海战斗舰
接下来是中国将如何应对,而美国又会采取什么新举动。这里可以明显感觉美国的战略,即在南海造成美国长期参与的局面,调动国际舆论施压中国,迫使中国做出退让,使中国在南海问题上陷入被牵制的地步。
对于“新型大国关系”美国有自己的见解。太平洋虽大,“美国价值观的自由航行”受到了阻碍。由此“再平衡战略”可以理解为基于上述理念的行动方案。
如果超越“价值观”的概念,从更高一层去考虑美国的行动时,我们可以这样问,美国这样做的动机又是什么呢?
公开硬闯到主动平息:美国出手南海自尝恶果
中国是亚太的中心,是争夺的焦点,但在政治上一直处于边缘位置,不能不说是个悲剧。其实,战后的亚太地区一个崭新的机制——以中国为中心的机制悄然建立。但是她长期被忽视,甚至被有意诋毁、被我们自己忘却。她的作用从当代史角度考察,是今天中国作为国际秩序的的参与者地位的法理依据。今天中国得以参与世界事务,不是谁的恩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