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1月4日在马来西亚闭幕的东盟防长扩大会未按原计划通过联合宣言。这在日本媒体看来属于“一反常态”。日本共同社11月4日报道称,中方成功压制了美方的“航行自由”主张。美国则计划通过派遣军舰持续施压,中国则将继续对美制衡。关系到两国安保根本的南海问题风云险恶,双方较量或将进一步升级。
各方对华构筑包围网失败
美国国防部长卡特当天在防长扩大会议上宣布,今后也将根据国际法在中国南海相关岛礁周边12海里内航行。共同社报道称,日本、澳大利亚及新西兰等国表示支持“航行自由”。中方看似处于劣势,但实际上暂不通过联合宣言一事到此时早已成定局。事实上,中国对东盟各国的工作卓有成效,与会各方未能筑起“对华包围网”。
对中国态度强硬且正迅速开展对美军事合作的菲律宾与柬埔寨、老挝之间的隔阂正不断扩大。近年来,东盟外长会议也不断出现协议文件推迟发表或暂不通过的情况。
DDG-115拉斐尔-佩拉尔塔号
对国际秩序的挑战
为争取东盟各国支持而四处奔走的美国国防部高官当天就联合宣言流产一事失望地表示:“这是亚太地区分裂的象征。”
美海军打造新一代航母
报道认为,对于在全球部署军力的美国来说,“航行自由”不可或缺。南海同时也是经济领域的海上“生命线”,如果无法在此自由行动,美国的军事威慑力将大大降低,会令日本及菲律宾等亚洲盟友大失所望。在美国看来,中国要将南海岛礁建成“军事基地”的打算可谓对“战后国际秩序”的挑战,因此无法容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