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媒体9月25日刊登戴夫·马宗达的《美国F-35隐形战斗机对抗中国新的歼-31战斗机——谁会赢?》一文,原文编译如下:
最近披露的有关中国歼-31战斗机的一些细节信息显示,这种战机不仅外表看起来同美国F-35联合攻击战斗机很像,而且其空气动力学表现也能同F-35媲美。F-35联合攻击战斗机是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然而,真正的问题在于,北京在雷达和引擎等次级系统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什么进展。此外,还有一个问题是,中国人能否较好地将所有这些不同的技术整合到一架战斗机中去。
表面上,歼-31看起来很像一个双引擎的F-35翻版。我们也有很多理由相信,歼-31是在中国人盗取的联合攻击战斗机技术上发展起来的,并且它多少能与F-35相抗衡。美国一位资深军事飞行员去年对我说:“我认为,它们最终将变得同我们的第五代战斗机不相上下。应该会是这样,因为工业间谍活动很活跃。”
中国沈阳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歼-31战斗机
但是,中国战斗机不必在一对一的水平上同F-35较量。中国人只要能对美国的军事力量实施足够的破坏,使得作战的代价变得太高就行了。
假设今天F-22“猛禽”隐形战斗机同中国歼-11“侧卫”战斗机的毁伤比是1比30,但美国空军只有120架现役“猛禽”战斗机。
中国成都飞机制造厂生产的歼-20战斗机
“猛禽”战斗机同歼-31或歼-20的毁伤比可能仅为1比3。这意味着,消耗战会给美军造成重大损失。去年年底,美国空军一位高级官员告诉我:“如果歼-20和歼-31参与作战,即使1比3的毁伤比优势,也会让美军付出高昂代价。”
歼-31可能不如美国战机的方面,在于航空电子技术——雷达、红外搜索和追踪、数据传输,尤其传感器融合。完善单个硬件相对简单,但整合来自各个传感器和外接平台的所有数据,却极端困难。甚至F-22在实现某些软件升级之前,都未能做到这种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