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话又说回来,那个越南企业家阮友堂,他想开办一家“纯越南”的商场,以鼓励越南产品的生产、销售和消费。阮友堂说,在进口商品带来的压力下,越南商品制造和销售业“面临灭亡”。他投资2700万美元开办“国货”商场,正是想挽救“越南制造”。
阮友堂这一举措看起来是越南民间响应“越南人用越南货”倡议的行动之一,但,也只不过是一种打着“纯越南”商场幌子的商业炒作罢了!在官方层面,这一口号已经发起多年,相关活动近期也在各省举行,其成效有限。
过去十年来,中国一直是越南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中国制造”在越南颇有市场。中国商品畅销越南市场的主要原因在于价格优势。
越南媒体报道,阮友堂的V+商场为符合入驻条件的商家提供免50年租金的优惠条件,只收取利润的1%,用于水电和保洁费用,以降低商家经营成本。
按照阮友堂的说法,V+商场的商品售价比其他商店低30%至50%,可能成为“东南亚地区(商品价格)最便宜的地方之一”。阮友堂把补贴商家以压低商品价格的做法,视为鼓励消费者购买本国产品、避免本国商品制造和销售商倒闭的有效途径。这是不可能与国际市场的竞争相比拟,靠补贴竞争是不可能长久的,关键是质量、价格、科技含量以及企业的科学管理等综合能力,才是竞争的实力!
再则,越南想摆脱中国影响和对中国的依赖,在短期内不可能实现的,中国产品在越南市场上的优势将长期存在。
图为商场内出售的越南产软饮料
比如,越南的纺织原材料50%以上来自中国,2013年越南自华进口纺织原料达55.6亿美元。不少越南纺织企业称,选择自华进口纺织原料,是因为中国的产品符合企业需求,下单快,可先发货后收钱。
又如,2014年前7个月,越南进口种猪约1656头,进口额逾145万美元,分别是2013年同期的1.7倍和1.9倍;进口禽苗逾94万只,进口额逾367万美元。此外,上半年,越南进口饲料原料约590万吨,进口额24.2亿美元,分别增长55%和29%.其中,自华进口饲料原料占该类商品进口总量的38%,高于2013年同期的35%.
2014年,越南进口原装汽车约7.1万辆,进口额15.8亿美元。其中,自华进口13805辆,进口额5.4亿美元,分别占34%和20%。
图为顾客在越南河内V+商场内乘坐扶梯
越南自华进口超过10亿美元的商品有8类,分别是:机械设备,进口额近80亿美元;手机及零部件,63亿美元;布料,46.6亿美元;计算机、电子及零部件,45.7亿美元;钢材,38.6亿美元;石油,15.7亿美元;纺织和皮革原辅料,15.4亿美元;钢铁制品,10.3亿美元。
据越南海关总局数据显示,2014年前4个月,越南自华进口124亿美元,对华出口48.8亿美元,贸易逆差为74.2亿美元。由此看出,越南不少行业的原材料依赖从中国进口。
越南要想摆脱中国的影响和依赖,只不过是一些人的希望罢了,中国与越南山水相连,近在咫尺,如果舍近求远,可以想象其物流成本,以及技术水平、科技含量、产品质量都不可能让“越南制造”来取代“中国制造!
正是:
依赖中国想摆脱
越南只是嘴上说
中国制造难替代
差距太大没奈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