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老兵感叹当了一辈子军人:希望能去北京看阅兵(2)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08-30 11:02:04

      “最带劲的是冲锋号,‘哒哒滴、哒哒滴……’对,就是和现在电视剧里一样的。”说起吹号,杨胜义手舞足蹈地进行了演示。这时你会感到一个铁血男儿身上的热血,并不因为年龄的衰老而衰减半分。

      抗战时期,杨胜义就这样吹着军号,经历了一次次惨烈的战役,包括四次长沙会战和常德会战。在血与火的淬炼中,他从懵懂的少年长成了热血青年。

      1943年11月,常德会战爆发,此时杨胜义在七十二军新编十五师中当号兵,他所在部队接到命令,从江西省修水长途奔袭五百余里紧急驰援湖南常德。

 

图为空军战机编队从天安门广场上空飞过,歼10战机拉出彩色烟带

      “从驻地到常德有十天路程,那个冬天,天气阴冷,狂风夹着雨雪。”杨胜义回忆道,部队官兵顶着寒风雨雪日夜兼程。当全师赶到常德东郊的时候,枪炮声大作,国军已在常德外围同城内日军展开激战。

      “那场战斗打得很艰难,赢得很艰难。”杨胜义还记得有一晚部队渡过常德城外的沅江突袭日军的情景:“我们摸过去的时候,只听到日本人哇啦哇啦的说话声,还有战马的嘶鸣声。我们发起进攻,激战1小时后,日军便没了声响,我估摸着他们死伤不少。第二天,我们又乘胜追击。眼看要胜利了,我的冲锋号吹得更有劲了。”

      就在部队乘胜追击、搜索前进的路上,杨胜义亲眼看到了倒在路边稻田里的三十多具青壮年的尸体,他们被捆绑在一起,惨遭杀害。“日本人太残忍了,没有人性啊!”70多年后回想起这悲惨一幕,杨胜义仍满腔愤怒。

图为武器装备方阵

      身为号兵,杨胜义虽然不用直接拿枪跟日寇交战,但同样要跟着部队冲锋陷阵,所以在常德会战和第四次长沙会战中他曾两度负伤。特别是第二次负伤,因一线部队缺医少药,他的伤口化脓感染,送到后方医院治疗两个月才好。“打败日本人不容易,中国人的代价实在太大了。” 老人沉默片刻,缓缓地说:“当年幸存下来的抗战老兵,大部分人后来活得都很不如意……可惜啊,没赶上现在这个好时候。”

      “老兵不怕死亡,就怕被遗忘”,杨胜义轻轻地说,“当了一辈子的军人,我希望能去北京看一眼大阅兵。”

      杨伟光(杨胜义儿子):“父亲告诉我,军人的精气神不能丢”

      杨胜义膝下两子一女,杨伟光是长子。1970年小学毕业时,杨伟光成为海军航空兵第一师的一名军人。那一年,他也是14岁。

      “我跟父亲同年纪去当兵,基础太不一样了。我有父亲这个引路人,而他当年是孤身一人。”杨伟光说,自己从小受父亲影响,保家卫国的思想早已根植心中,再加上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形势紧张,全国上下强调加强战备力量,他便报名参了军。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