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华盛顿时报》27日称,包括一些前高级军官在内的214名美军退役军官日前致信国会,要求否决伊核协议。
报道称,这封公开信的支持者中包括里根总统时期的国家安全顾问约翰·波因德克斯特。公开信认为,“伊核协议未切断让伊朗拥有核武器的全部途经,反而赋予其实现核目标的合法手段,威胁美国利益”。
伊核问题十二年终解决:中国将获得不少好处
旷日持久的伊朗核问题谈判,终于划上句号。7月14号,维也纳传出好消息,伊朗和伊核问题六国终于达成正式协议。据报道,伊朗外交官称新协议将大力限制伊朗核计划、引入严格的联合国监管机制,与此同时国际社会也会逐步接触对伊制裁。
一纸协议,凝聚了各方对此的高度期待。多年来伊朗饱受经济制裁之苦,再加上国际油价下跌,伊朗政府收入急剧减少。伊朗青年(15到24岁)失业率高达26%,通货膨胀高达40%。在这种情况下,伊朗普通民众虽然在情感上支持本国政府发展核能,但因为生活日渐拮据,质疑的声音也随之增多。
另一边,奥巴马领导的本届政府只剩一年的任期,其外交成果乏善可陈。在伊核问题上有所斩获,将成为其重要的政治遗产。再加上深陷经济困境的欧洲也迫切期待打开伊朗市场,这一纸协议的签署符合各方利益。
一纸协议如何影响地区格局
7月13日,伊核问题六国外长在维也纳举行外长会
去除“妖魔化”的标签,破除外界封锁,将大大强化伊朗在地区和国际的影响力。谁是将成为中东真正的霸主?2011年中东剧变促使突尼斯、埃及、利比亚、也门等多个阿拉伯国家政权更替,尤其号称“阿拉伯世界领头羊”的埃及三年内两易政权,政治经济均元气大伤;而地处欧亚大陆的土耳其由于国内政局动荡也损害了埃尔多安政府打造的“土耳其模式”,导致其地区吸引力严重下降。
美国总统奥巴马讲话
在此背景下,伊朗的地区崛起态势日趋明显。伊朗不仅地理位置重要,石油矿产等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而且没有被中东动乱波及。此外,当前伊斯兰国(IS)势头正猛,而伊朗是库德族之外,在中东对抗IS的主要力量。
由于IS对什叶派的屠杀,故伊朗全力支持各地什叶派的民兵对IS进行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