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3万亿的债务置换量,地方在审计署审计的时候低报了债务量而在财政部要钱的时候又高报了。但无论如何,这种债务的到期置换压力,需要平稳的流动性环境去对接,需要货币政策的支持。
美国总统奥巴马
另一个风险是,地方政府基建和房地产开工繁荣期打造的产能现在都出现了过剩。房地产不复当年之勇,黄金时代终结。
过去围绕他们打造的重工业产业链现在全部有了去化压力。产能去化是得去,但去的过程得讲究,要慢慢去,不能急,急了就会触碰金融风险底了。以钢铁行业为例,统计的2015年新发债务中用于置换旧债的比重竟然高达92%,这种置换压力还得靠央行的货币宽松去支持。
守住经济增长底线
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很大。出口遭遇了外部贸易顺差再平衡压力,内部遭遇了实际有效汇率过强,劳动力成本攀升的压力。房地产呢?
习近平与奥巴马
刚需人口在减少,我们测算的结果是2020年22-29岁的从2014年的2.3亿人要减少到2020年的1.7亿人,少了6000万,但是过去的大规模开工又累积了一堆库存,没法接着开工建新房。制造业呢?
过去制造业产能都是跟着房地产和出口打造的,现在他们不行了,制造业还怎么扩产能,所以制造业投资也在往下走。上半年GDP守7%靠了金融,金融业是17.4%的高增长,过去的均值是9.6%,贡献了差不多0.6%。
现在股市大幅震荡后, IPO已经暂停,交易量萎缩,下半年GDP维持7%压力很大。无基建,不复苏。目前能想到的办法就是把基建打上去。在基建投资扩张的同时还不能抬高利率,抬高了利率就挤出了基建投资的效果。稳住利率,还得靠央行去宽松货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