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热点话题>

试飞员谈阅兵:米秒不差是对飞行员基本的要求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26 18:46:51

      铁流滚滚、战鹰高翔、利剑藏鞘……酷暑时节,京郊阅兵训练场上精兵汇集,全军和武警部队的威武雄姿在此凝聚成一幅幅壮美的强军画卷。

      如果说,军事训练是未来战争的预演,是战斗力的生成源,那么,此次汇聚三军的阅兵训练,同样是铸军魂、励斗志、强本领、育人才的综合练兵场。

      擦亮历史之镜,阅兵训练成为特殊课堂——

      练的是队列,“炼”的是军魂

      “刷、刷、刷……”正步铿锵有力,每步75厘米,每分钟112步。当三军仪仗队护旗组前脚踏在正步停止线上时,计时结果显示:96米、51秒,米秒不差!

歼-15舰载机释放尾钩致敬

      “米秒不差”背后的付出不言而喻。不过,若非从历史的堞口审视,很难理解中国军人在这些细节上追求极致的深层精神动因!

      第21集团军“攻坚英雄连”英模部队方队藏族上士杨燕军,参加过出国维和、抗震救灾等重大任务。训练中,白天别人休息时,他给自己“开小灶”;晚上战友们入睡了,他悄悄从床上爬起来,对着镜子自查自改,最终,硬是从一名“板凳队员”练成了排面基准兵。

      “跟随军旗走过天安门广场,别人看到的也许是振奋与豪迈,但我们眼中还有使命和担当!”杨燕军所在的方队里,有来自蒙、藏、回、满等7个民族21名战士。他们说,对抗战史了解越多,对党的感情越深,越是想要在此次受阅中展现出最昂扬的姿态!

      擦亮历史之镜,阅兵训练成为特殊的课堂,既锤炼技能,也淬炼灵魂。

歼-15编队

      作为第54集团军“刘老庄连”英模部队方队的“一号旗手”,陈海在训练中铆足了劲。参训以来,他接连实现了由训练参谋、编队队员、预备队员、预备旗手、正式旗手到一号旗手的“六级连跳”。

      “铁军面前无困难!”陈海告诉记者,抗战中,为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刘老庄连”82人全部壮烈牺牲,朱德总司令称赞其“是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今天,擎起先辈用鲜血和生命染红的战旗,不仅是荣耀更是担当,强军路上,我们将永葆军魂、铭记宗旨、不忘初心!

      险难科目走上阅兵场,眼睛盯着未来战场——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