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印象中,“生产坦克大炮”的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以下简称兵器集团)和“买买买”的阿里巴巴似乎是风马牛不相及,但8月18日的一则消息却将这两家企业联系了起来:兵器集团宣布与阿里巴巴合作成立千寻位置网络有限公司,致力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推广和应用,双方共同出资20亿元人民币,各占50%股权。
我们不禁要问:当中国国有军工企业的代表和中国民营互联网企业的翘楚碰撞在一起,会迸发出什么火花呢?
众所周知,中国研发北斗导航最初是为了满足自身的军事需要,建立独立自主的卫星导航系统以打破国外垄断。据统计,从2000年到现在,中国已经发射19颗北斗导航卫星,计划到2020年增加到35颗,实现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向全球覆盖的目标。2015年7月26日,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北斗卫星
与步履艰难的欧洲“伽利略”和俄罗斯“格洛纳斯”相比,北斗导航发展迅速,被誉为仅次于美国GPS的全球第二大卫星导航系统。
近年来,北斗导航已在解放军各个领域成功运用,极大提高了我军的实战能力,可以说,北斗导航的军事功能已经达到初步预期。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卫星导航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不再是高高在上只服务于军事需要。
发射现场照片
举例来说,现在的智能手机都拥有GPS定位系统,通过GPS定位并搜索地标导航已成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放眼中国国内的民用卫星导航系统,无论是汽车终端还是手机终端,都是美国GPS一家独大,面对如此巨大的商机,北斗导航的商业化可谓是水到渠成。
虽然有好的初衷,那么北斗导航的商业化前景如何?能否在垄断者的高压下后来居上?据报道,中国已将“信息安全”与“自主可控”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借着这股东风,信息产业“国产化”也迎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到2020年,中国计划将北斗导航对国内卫星导航应用市场的贡献率提高到60%,重要应用领域达到8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