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意欲何为?
东亚,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在日本军国主义宣布无条件投降70周年之际,日本部分内阁成员15日参拜了靖国神社,首相安倍晋三向靖国神社供奉香火钱。靖国神社是日本军国主义对外发动侵略战争的精神工具和重要象征。那里供奉的甲级战犯个个手上沾满了鲜血,他们本应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但却被日本右翼政客顶礼膜拜,这不仅是对整个国际社会的侮辱,更是对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结果的公然蔑视和对国际公理和人类良知的挑衅。
众所周知,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以广播《停战诏书》的形式,正式宣布日本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并且在投降条款中明确承诺《波斯坦公告》所规定之各项义务都要忠诚履行。其中《波茨坦公告》对日本发动战争的侵略性质有着十分明确的定性,对铲除日本军国主义及其土壤毫不留情。据此,《波茨坦公告》成为规定日本放弃军国主义道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历史起点。
1945年8月15日, 日本天皇裕仁宣读停战诏书
基于对发动侵略战争历史罪责的反省,1982年日本将8月15日定为“追悼战亡者、祈祷和平之日”,并在每年举行相关纪念活动,首相及天皇等也会发表讲话,追悼二战“战殁者”。包括战后50周年的“村山谈话”和战后60周年的“小泉谈话”等均是以内阁决议通过的形式在这天发表。
但与历代内阁表明此前“战争责任”、反省并重申“不战誓言”、向邻国道歉的态度不同的是,日本现任首相安倍晋三在战后70周年发表的新谈话,一直在“道歉、侵略”等关键字眼上表态模糊,闪烁其辞。尤其是“安倍谈话”刻意将台湾与韩国、中国并列,其制造“一中一台”的险恶用心更是昭然若揭。
图为安倍晋三发表战后70年谈话现场
其实,我们已经不用去细数日本这个恶邻给中国挖下了多少坑,也不用去计算有多少日本政客参拜靖国神社,更不用去查日本的历史教科书究竟修改了多少次。因为,日本每一次的历史问题上的倒行逆施都是在邻国人民的伤口上撒盐,这不仅让人们看清了日本右翼政客言而无信,两面三刀的丑陋嘴脸,也让我们时刻保持了清醒的头脑。
中日在地理距离上如此之近,在心理上却又如此之远,这与日本对美国的谦恭形成了鲜明对比。其实这并不难理解。日本向来崇尚强者,并习惯于与强者为伍。盛唐时,中国不仅文化上强大,在白江口海战中几乎全歼日本舰队,日本由此崇拜中国,自觉地向中国学习。后来大英帝国威风一时,日本寻求与英国结盟,对抗俄国。德国强大,日本则与法西斯德国结盟,并成为二战元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