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从未放弃改变中国社会制度的企图。鹰派势力一直打着人权、民主等旗号,要求中国实行西方式民主进程。中东、北非发生巨变后,希拉里、卡梅伦等人,不顾基本的外交礼仪,多次恶意批评中国。但是,美国也想利用中国崛起的商业机会。依据美国商务部的统计,2001年美对华出口由192亿美元,到2011年中美进出口总值达到4466.4亿美元。10年以来,美国制造业和农产品对华出口增长380%,远远高于美国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29%的出口递增。
南海永暑礁
美国商品在中国很有竞争力。中国是美国大豆、棉花的最大买主,也是飞机等机电产品的重要买家。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发布的报告称:“在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继续成为美国制造商和农场主的重要出口国。”奥巴马已经提出后5年出口倍增计划。如果失去富有活力的中国市场,美国将很难顺利摆脱增长乏力的窘况。美国时刻想继续分享中国经济增长的红利,构成中美关系复杂的一面。
刻意围堵出现缺口
美国急于拉拢东南亚国家遏制中国,也让那些国家颇费思量:20世纪末,美国经济发展顺利,市场呈现全面繁荣景象,金融寡头却想打劫亚洲国家的财富,策划并诱发了亚洲金融危机。东南亚国家哀鸿遍地,东亚首富日本束手无策,只想着自保,美国政客却坐视不理,纵容索罗斯等人的市场投机行为。接下这个烫手山芋的只有中国。中国领导人顶住重压,决定人民币不贬值,还向泰国等提供40亿美元紧急援助,向印尼等提供出口信贷,最终稳住局势。
习奥会
2010年,希拉里到东盟搅混水,想扮演所谓“裁判”角色,但在12月举行的首届东盟防长扩大会议上,东道主宣布,不将南海问题列入会议议题。可见,对于美国这个好事者,东南亚国家在某种程度上心存戒备。美国一心打压中国的链条随时可能出现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