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美国,对现任总统的批评往往是在野党抨击执政党以赢得选民支持的一种手段。而对前任总统的批评则往往是为了借抨击前一届执政党的政策,消除前一届政府政策的影响,以推动本届政府政策的实施。这些抨击和批评,都无关美国的国家历史与国家制度。
总统遭受的批评,主要是因为政策倾向问题,背后不过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博弈,试图左右政府的政策倾向。人们并不会将这些批评引向对美国国家制度的否定。这本是美国两党制度因受利益集团左右而无法维持政策延续性的一个弊端,却被有些国人视作两党制的优点。对在任和刚刚卸任的美国总统,人们可以进行激烈的批评,但对美国的开国领袖和作出卓越贡献的总统如罗斯福等人,却总是充满了敬仰之情,赞誉之词不绝于口。
这是因为美国的开国领袖华盛顿、杰斐逊和后来作出杰出贡献的林肯、罗斯福等人与其他政绩平平的总统不同,他们代表了美国的基本社会制度,是美国的立国之本。如果毁掉了开国领袖的形象,美国国家制度的合法性就不存在了。这种注意维护国家领袖的现象是美国人国家意识成熟的一种表现。以总统常常挨批,就断定美国人不爱戴总统,实在是一叶障目。
美国开国领袖华盛顿
三、美国人如何维护总统和开国领袖的形象?
如前所述,在批评总统的时候,美国人总是有意将对总统政策的不满与对国家制度的态度区别开来。除此之外,美国人和美国政府还利用多种手段来维护总统的形象, 直接歌颂和纪念总统。
2009年,近20名新泽西州伯灵顿镇伯尼斯小学的同学站成两排,载歌载舞地演唱一首歌曲。歌词中很多内容直接引自奥巴马先前的演讲稿和竞选总统时的口号。其中一句“啊,啊,啊!巴拉克·侯赛因·奥巴马!”更是直接颂扬奥巴马本人。
美国总统日,人们前来纪念总统华盛顿
人们并没有采取任何制止这首歌曲传播的行动,也没有其他借此反对奥巴马的行为,相反,不少人表示要努力做一位像奥巴马总统一样的人,做到歌里所唱的:“只要人人都奉献出一份力量,美国就会再次强大”。对奥巴马的歌颂,直接增强了人们对美国的热爱。
为每位卸任总统建立图书馆。这种做法在我国可能会遭受不少非议,然而美国早就这样做了,而且还以法律的方式赋予合法性。美国的总统图书馆是美国特有的事物,它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它既是档案馆,更是纪念馆。
自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开始,美国就确立了为总统建图书馆的传统。在此后的数十年里,一座座总统图书馆成为收藏有关总统个人从政及生平记录的重要资料库,也为公众提供了一个透过这些特殊个体窥视不同时期美国政策走向、社会演变和价值变迁的窗口。曾有美国记者调侃道,每位前总统都是他自己总统图书馆里的“英雄”。美国政府之所以要这么做,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国民了解和记住美国的过去,引导人们认同美国的社会核心价值,认同美国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