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九一八事变”民国政府外交:不与日寇直接谈判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8 05:52:27

  “彼外交、军事双方并进,着着逼我,以图解决。我方若不速定全盘方针,拟就具体办法从容应付,转瞬之间失却国际同情,而形势转趋严重,单独应付更感不易。进退维谷,危险更不堪设想。”

  驻日公使蒋作宾也感到:“观此形势,日政府外交与陆军似渐趋一致”。

  四、不交涉方针的动摇

  在不交涉的声浪中,还是有人主张交涉。9月21日,戴季陶等人去拜会了在软禁中的胡汉民。胡汉民畅谈了自己的看法,提出了提出了包含“正式同日本办交涉”在内的四点建议。蒋介石也曾专门派主持过东北党务的齐世英赴上海访重光葵,然后秘密前往日本拜会日本政要,探听日政府外交动向。这与9月19日顾维钧向张学良提出的第二条建议相合,实际上已经开启了中日非正式的直接交涉。齐到东京,拜访了犬养毅、头山满、床次竹二郎等元老,最后亲谒币原外相。币原向齐表述了希望直接交涉的意思,他说:国联不了解中日关系,只好派人调查,这一调查至少须时两年,这两年内就不知道再生多少事?弄到什么地步?所以还是中日两国自己处理,尽速解决。齐世英将币原的意思告知中国驻日公使蒋作宾。蒋作宾同意直接交涉,让齐转告蒋介石不要向国联控诉。蒋介石听了齐的报告,没有采取直接交涉的建议,只要他继续注意此事,去找戴季陶谈谈。

  主张直接交涉最有力的人是顾维钧。10月初,他作为张学良的代表到南京参加外委会,参与外交决策。

  日本轰炸锦州后,10月13日,按照中国的要求,国联理事会提前一天召开。日本当即提出直接交涉协定大纲,先交涉再撤兵。国联一方面对日军扩大事态强烈不满,不顾日本的反对,议决邀请美国代表列席;另一方面又有意调和中日主张,促使中日直接交涉,希望中国接受“撤兵与直接交涉同时举行”。15日,国联主席白里安召施肇基谈话,探询中国对撤兵与交涉同时举行的态度。而英国驻华公使蓝普森也晋见蒋介石、罗文干和顾维钧,提出了直接交涉的建议:

  “……(三)两国直接交涉终难避免。如能由第三者加入旁听如华府解决山东问题之例,实属上策。(四)如国联失败,尚有其他途径可寻,各国决不轻易放手。(五)要求恢复原状后,方允谈判,事属难能,只要使日军退入属地内,似可开议。”

  外委会经过反复讨论,“多数仍主张以先撤兵为最底限度之条件,电施坚持”。10月17日,外委会议决在日本撤兵前不交涉,且“中日将来交涉必须在国联照拂之下”,“在国联公约所定原则之下进行”。

  由于中国的坚持,而日本又不愿提出交涉内容,使国联转向支持先撤兵再交涉。10月24日,国联理事会以13票赞成、日本1票反对通过第二份有关九一八事变的决议,限日本在下次开会日期以前(即11月16日),“将军队撤退至铁路区域以内”,撤兵完成后,“中、日两国政府开始直接交涉两国间之悬案”。

  因日本投反对票,这一决议对日本并没有法律效力。根据《国联盟约》第11条的规定,必须14个理事国全票通过才有效。10月28日,日本政府发表声明,否认决议成立,提出中日直接交涉的5条大纲:

  “(1)否认相互的侵略政策及行动。(2)尊重中国领土保全。(3)彻底取缔妨害相互通商自由及煽动国际的憎恶之念之组织。(4)切实保护满洲各地臣民一切和平的业务。(5)尊重帝国在满洲于条约上之利益。”

  对于日本的5条大纲,戴季陶表示不能接受。他说:“前三条说得冠冕堂皇,没有什么,而第四、第五两条便如毒药一般”。不过,顾维钧却看出了点希望,说:“细阅日本政府声明书末段措词,日方似已稍让步,将其基本大纲与撤兵接收事宜并为一谈,准备与吾国开议。如果日本诚意转圜,不难就其提议谋一无损双方体面而有利吾国主张途径,以免僵局。”他向蒋介石作了说明。蒋介石“亦深以速觅两全之途径为然”。顾维钧提出,日本不可能遵守国联决议,国联也无权强制实行它的决议,要解决中日间的问题,“只有在国联的监督、帮助之下由两国谈判”。他的理由是:

  “一般说来,谈判是解决国际争端的正常方法,不管这些争端多么严重。正因为如此,日本尽管是侵略满洲的祸首,也希望作出愿意同中国谈判的姿态。如果中国对于日本的建议给予完全否定的回答,拒绝和日本谈判,那末就正中日本之计,使日本可以遂其抗拒国联的策略。”

  顾维钧的主张,获得了宋子文、戴季陶的支持,并且使外委会“赞成谈判的意见占了上风”。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