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内幕:第68号绝密文件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00:31:23

美国海军陆战队第5团第1营少尉约翰·霍普金斯带领大家唱美国国歌

  美国关于台湾的以上表明以及美国远东防御圈的公开,在美国国内引起轩然大波。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发表演说,大骂艾奇逊“对共产党心慈手软”,是丢失中国大陆的罪魁祸首,现在又要抛弃台湾!他还危言耸听地宣称:“美国国务院一大半的人是共产主义分子!”此后,臭名昭着的“麦卡锡主义”在美国国内肆虐横行。国会的右翼反共分子展开了对“共产党颠覆活动”的调查,将主要矛头指向杜鲁门政府特别是国务院,掀起了一股政治迫害狂潮,搞得美国政坛乌烟瘴气,人人自危。

  以后的事实表明,麦卡锡们无疑冤枉了杜鲁门政府。无论是杜鲁门,还是艾奇逊,都不会大发善心,放弃用武力干涉远东局势、维护美国利益的可能性。

  杜鲁门政府以维护美国的利益为己任,根据形势的变化调整美国政策,不会也不可能受到“亲华”或者“亲苏”的情绪干扰。冷战开始后,无论是民主党还是共和党执政,其意识形态都是以反苏、反共作为出发点的。美国在第一、第二两次世界大战中大发战争财,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跃而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强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推行霸权主义的全球侵略扩张政策,在国际上称王称霸,不可一世。它把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看成是世界安全的主要威胁,对共产主义采取全球遏制战略。因此,美国虽然将朝鲜半岛和台湾划在了其军事战略范围的圈外。但是,作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领袖”和霸主,美国并不是也没有抛弃南朝鲜和台湾的国民党当局而放任不管。

  杜鲁门和艾奇逊唯恐遭到误解,都对自己的声明进行了解释。杜鲁门批准的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第48/2号文件--《美国在亚洲的地位》中规定:岛屿防御圈,是“美国在亚洲必须保持的最低限度的最起码的地位”。它“将使美国能够控制一些交通要道,那是战略开发亚洲的重要地区所必须的”。这条岛屿防御圈,不仅要作为美国的“第一道防御线,而且要成为第一道进攻线,(美国)将从这条线寻求缩小共产主义控制的地区”。艾奇逊1950年1月12日在美国新闻俱乐部发表的演说中,对他所划到圈外地区的安全,特意作了说明,他说:

  就太平洋其他地区的军事安全而言,必须讲明,谁也表示不能担保这些地区不受军事进攻。……如果发生这种进攻……开始一定要依靠受到进攻的人民起来抵抗,然后依靠整个文明世界根据联合国宪章所承担的义务。到目前为止,决心保护自己独立、抵抗外来侵略的人民所依赖的联合国,一直表明它并不是一根脆弱的芦苇。

  这说明,美国的岛屿防御圈战略,并不意味着放弃朝鲜和台湾,而是等待时机,随时准备寻找借口,实施直接军事入侵。

  美国人还在这些声明中大玩文字游戏,为美国日后在台湾采取军事行动留下了伏笔。美国对台湾的政策宣传指示中明确规定,对台湾“应称为'福摩萨'”,这是明显的殖民主义称呼;杜鲁门在声明中,讲到“美国无意在台湾获取特别权利或特权或建立军事基地。美国亦不拟使用武装部队干预其现在的局势”时,根据军方的要求,特别在此句的前边加了“现在”一词作为限制;艾奇逊在对杜鲁门声明所做的解释中说,“现在”一词,“只不过是有鉴于一种事实,即万一不幸我们在远东的部队遭到攻击,美国必须完全有自由在任何地区采取任何必要的行动以保它自己的安全。”

  在中国和苏联于1950年2月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之后,美国军方和国务院慌了手脚,强烈要求对杜鲁门1月5日关于台湾问题所作的声明进行修改。参谋长联席会议一直主张给予台湾的蒋介石集团以必要的军事援助。作为反共的急先锋,远东盟军司令麦克阿瑟更是急不可耐地跳出来声称,台湾应是美国的一艘“永不沉没的航空母舰”。麦克阿瑟认为,如果台湾落在共产党手里并能为苏联所用,那就等于给了敌人相当于数十艘航空母舰组成的舰队,就是给美国在冲绳和菲律宾的基地“将上一军”。因此,他主张“绝不能让台湾落入共产党手中”。

  美国国务院的迪安·腊斯克(就是划定三八线的那位迪安·腊斯克上校)和约翰·杜勒斯等,也为麦克阿瑟的主张摇旗呐喊,主张在台湾迅速采取“激烈而强硬的立场”,建议美国政府以宣布台湾“中立化”的形式,出动军队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使之不落入共产党人之手。

  事实上,到1950年6月,美国武装阻止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和对台湾实施军事占领的决心已定,只是在等待时机。麦克阿瑟狂妄地声称:如果人民解放军发起解放台湾的作战,他将火速赶赴战地指挥反击作战,“使他们遇到惨败,从而使这场战斗成为世界上决定性的战斗之一”。 他说:“我每个夜晚都祈祷红色中国能这样做--我常常是跪下来在那里祈祷。”当然,用不着“跪下来”祈祷,他马上就要去指挥一场使他晚节不保,身败名裂的战争了。战场并不在台湾,而遭到“惨败”结局的,也不是中国人民解放军。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