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干涉朝鲜内战内幕:第68号绝密文件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00:31:23

  尽管三八线上几乎所有地区都大雨倾盆,但在汉城仅有小雨偶然淅沥。南朝鲜军队第1师师长,年仅29岁的白善烨上校(后来成为南朝鲜的国防部长),是南朝鲜少数几名得到美国人高度评价的军官,他迅速赶到汉山--临津江南岸的一个村庄的防御阵地。1师第11和第13团此时都已在临津江北岸苦战。

  与此同时,在东线,北朝鲜第3和第4步兵师在第105装甲旅的坦克支援下,正沿着两条大道向南直扑距汉城仅32公里的议政府。南朝鲜第7师第1团已在首次攻击中被重创,关键阵地已失守,如得不到立刻增援将很快全军覆没。

  南朝鲜军第1师第13团遭到人民军的猛烈炮击,仍在坚守。该团没有反坦克武器。美国人留下的仅仅只是5.99厘米的小型火箭筒,打在苏制t-34坦克上像乒乓球一样弹了下来,毫无作用。虽然少数南朝鲜士兵采取了“神风特攻队”式的自杀攻击,带着高爆炸药连自己一起冲入坦克履带之下,或者带着炸药包、爆破筒向前冲,有的还跳上坦克顶部企图打开顶盖扔手榴弹。但几乎没有坦克被摧毁,只稍稍减缓了人民军的前进速度。

  人民军在突破三八线所使用的苏制t-34坦克,对取得第一阶段边境会战的胜利带来了重大影响,甚至起到了“秘密武器”的作用。

  着名的苏制t-34坦克于1940年定型,是公认的现代坦克先驱,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最优秀的坦克之一。在苏德战场上的莫斯科保卫战中一举成名,成为令德军胆寒的“莫斯科保卫神”。在二战后,苏军对其进行了改进,主炮从76毫米换装成85毫米的线膛炮,炮塔前部装甲加厚到90毫米,防护力和火力有了质的提高,同它的最初型号已不能同日而语。朝鲜人民军装备了150辆这种坦克,编成一个装甲旅和一个独立装甲团。二战中苏军一次战役就动用数千辆坦克,相比之下,150辆坦克在数量上少得可笑。但战前没有人想到,就是这150辆坦克,在战争初期的朝鲜战场上横冲直撞,所向披靡,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对战局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在南朝鲜方面,由于美国军事顾问们的愚蠢,使南朝鲜军队面对这些“钢铁怪兽”时不知所措,无能为力。由于朝鲜2/3的地区都是山地,美国人认为“把那些巨大褶皱展开的面积足以覆盖整个地球”,是“世界上最不适宜大兵团作战的少数地区之一”。驻朝鲜的美军顾问团就判断“韩国的地形不适于使用坦克”。但南朝鲜方面从多次边境纠纷和秘密情报中了解了北朝鲜军队的实力。而且似乎也查明了北朝鲜的坦克是t-34。因此,为了对抗t-34,1949年10月,南朝鲜向美国军事顾问团提出了提供93辆m-26坦克(3个营)的请求。但是,

  顾问团回答:“你们国家的地形、道路网特别是桥梁不适于使用坦克……北朝鲜的坦克是旧日军的,不必担心。”而没有答应这个请求。因此,在人民军的坦克攻击下,南朝鲜军既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武器,又拿不出一辆坦克进行反击,很快被打得落花流水,一败涂地。

  在东豆川,得到数十门火炮和坦克支援的人民军16团在团长崔仁德上校的率领下一举突破了南朝鲜军第3团的防线,在开战后的4个小时中推进了8公里,随队的苏联顾问激动地大叫:“你们这些家伙比苏军还快!”

  直通汉城的“议政府走廊”宽度为500米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走廊”,在多山的朝鲜这已经是最适合坦克进攻的地段了。人民军主力第3师和109坦克团在这里向汉城发动冲击,仅仅用一天时间就突入南朝鲜军纵深10公里,当天夜间就进到通往汉城最关键的包川公路。

  在整个战线上,南朝鲜军几乎都一击即溃,仅有东线的第6师在春川暂时顶住了人民军2师的进攻。这主要因为该师师长金钟五上校在开战前已有警觉,下令所有官兵禁止外出休假,因而齐装满员进入阵地,提前作好了作战准备。

  春川是个美丽的山城,号称“朝鲜的京都”,地形易守难攻,特别对使用坦克攻击不利。人民军2师只好使用步兵轮番冲击。南朝鲜军利用城市周围山头上的钢筋混凝土工事死守不退,在春川坚守了两天。人民军只好将已经南进30公里的第7师调回来夹击春川。最终虽然攻下了春川,但南朝鲜军第6师却逃出包围圈,还掩护了向原州退却的第8师。此次战斗之后,作为边境作战中唯一的闪光点,南朝鲜第6师得到了“春川的磐石”的绰号,被誉为“显赫的6师”。由于没有吃掉南朝鲜军第6师,人民军并没有圆满完成“进至汉城南侧,包围南朝鲜军队主力”的任务。

  在东海岸,朝鲜人民军第5师沿着海岸公路迅速挺进,在游击队的配合下,切断了南朝鲜军第8师的退路并将其分割成数段,在三天的战斗中彻底击溃了第8师,打开了整个东海岸公路,已没有部队阻止人民军向釜山挺进。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