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共和国惊天大案:1980年代潜射导弹图纸失窃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6-03 00:31:24

  我国多年前一次运载火箭发射行动险遭夭折一直鲜为人知,如今,这起惊天大案--“8291”案件已伴随岁月的流逝,揭开了神秘的面纱。

  绝密文件被盗

  1982年7月6日,我国北方海滨城市d市的海军某部招待所秘密进驻了一批极其重要的客人,他们是来自“8291”工程指挥部的有关领导、专家及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所谓“8291”工程,是指经我国军事科学部门长期开发研制,预定于1982年9月1日由潜艇从水下向南太平洋海域发射运载火箭的行动代号。这项工程只待9月1日中央军委一声令下,我国的第一枚水下发射运载火箭就将如出水蛟龙,横空飞跃,直向南太平洋深处。届时,整个世界将会为之震动。

  7月6日夜,国防科工委的知名火箭专家丁总工程师下榻在海军招待所,用过晚餐,他匆匆走进客房的洗浴间。十几分钟后,当他走出洗浴间时,愕然发现原本放置在床头柜上的大号公文包居然不见了。公文包中装有7份至关重要的“8291”工程绝密文件,它事关这次发射行动能否如期进行。得知此情,负责工程保卫工作的首长即刻下令:立即封锁招待所,迅即展开搜查行动。大多数专家认为:这起关系着国家重大机密的特大案件,应该具有浓重的政治背景和较长时间的预谋,从发案时间和作案手法来看,境外潜入的间谍作案或熟悉内部工程情况的工作人员作案的可能性要大一些。也有人对此提出了质疑:“8291”工程的保密工作是相当到位的。综合来自各方面可靠的监控情况分析,美国、苏联等国家对正在进行的“8291”工程似乎一无所知。

  就在案情疑窦越来越多时,d市西区公安分局局长王吉章抛出了一个大胆的见解:“8291”案件系普通盗贼所为,不存在任何政治背景。虽然有许多人对此持有异议,但王吉章的见解,无疑给扑朔迷离的案件侦破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