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社会瞭望>

人质被害中国如何反击?这一建议或有可行性

来源:复兴网 时间:2015-11-20 18:49:46

      美国总统奥巴马刚刚离开土耳其的G20峰会到达菲律宾的APEC峰会现场,关于叙利亚问题的态度就发生了一些“变化”。据英国路透社11月19日报道,当天奥巴马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出席APEC第二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时表示,政治途径是叙利亚根除“伊斯兰国”(IS)的关键。这恐怕需要一段时间。同时,奥巴马同时强调,政治手段根除IS的前提是,解除巴沙尔政权。

      如果我们没有记错,之前在G20峰会上普京和奥巴马会面时,双方并且强调要巴沙尔政权下台,那么为何突然到了菲律宾就又强调必须巴沙尔政权下台呢?这背后有什么逻辑?普京对奥巴马的表态又会有何态度呢?巴沙尔政权会如奥巴马强调的那样,成为根除IS的条件吗?

      从最近几天的形势发展上看,奥巴马在菲律宾的这一表态应该是基于四方面原因:

      一、美对让步仍心有不甘。

      迫于形势压力,奥巴马不得不向普京让步。因为,在巴黎遭遇恐袭之后,白宫若再保持原来的态度,不但会引发欧盟国家政府及人民对美国政府的反感,也无法阻止法国展开实质性打击IS的态度转变。白宫在这种情况下的让步是“形势比人强”,却非心甘情愿。如果此时美完全在叙利亚问题上让步,一定心有不甘。所以,奥巴马通过表态来继续向各方施压,是这一表态的重要目的之一。

被IS挟持并残忍杀害的中国人质

      二、巴沙尔政权不下台,美基本没有可能拿到反IS的真正主导权,更难拿到未来叙利亚局势的主导权。

      2013年9月,白宫试图如法炮制推翻利比亚卡扎菲政权的模式推翻巴沙尔政权,但在普京以军事全力支持巴沙尔政权的威胁下,奥巴马担心再次陷入新的战争泥潭而退缩了,目的最终没有达到。后来,美为首的西方试图假IS之手推翻巴沙尔政权,但在今年9月30日俄罗斯展开对IS的打击后,这一想法也成了梦幻泡影。按现在的架势,俄罗斯已“合情合理合法”地拿到了叙利亚打击IS的主导权,按现在趋势发展下去,美很难拿到消灭IS后的叙利亚主导权。在这种格局下,奥巴马是想通过放话来达到威慑对方,迫使对方让步的目的。

      三、法俄的快速靠近惹怒了奥巴马。

      据新华社报道,法国总统奥朗德17日与俄罗斯总统普京通话,就加强协调打击极端组织“伊斯兰国”进行讨论。双方同意,两国军队和情报部门将建立更加密切的接触和协调以打击恐怖组织。法新社对两国领导人的这次通话给予高度评价,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两国首次联手打击共同敌人”。而普京的发言人佩斯科夫17日向媒体记者证实普京与奥朗德通话的消息。佩斯科夫说,普京在通话后命令俄罗斯海军与法国军方建立直接联系,在打击“伊斯兰国”行动中加强协调。

IS残忍行为

      形势变化真的是太快了,快得让人有些不太好转弯,在这里不得不佩服法国人的“浪漫主义精神”。从“巴沙尔必须下台”的与俄罗斯针锋相对,到与俄罗斯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两国首次联手打击共同敌人”的“伙伴”,其间的间隔仅仅是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后的几天内。而且,在两国总统通话后,俄罗斯海军与法国军方直接建立了联系,就打击“伊斯兰国”进行协调。

      在俄法两国总统17号通话后,接着就传出了新的消息,原本要道波斯湾打击IS的法国“戴高乐”号航母,可能不去波斯湾了,而是直接从地中海方向打击叙利亚的IS。在这里,不得不再次佩服法国人的“浪漫主义精神”,从地中海打击叙利亚的IS,俄法一下子从原来的对手变成了联手,若非事实摆在面前,还真的不敢相信。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