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在描述这些未来基地的具体性质与功能的同时,还对获得这些设施的方式提出了建议。文章说,相对固定的补给基地,如塞舌尔,可以签署短期或中期协议;而较为完善的中心,如巴基斯坦,需要签署中长期协议。
两用基地最受关注中国在印度洋上建设两用基地的可能性是最值得关注的。
作为一种具备低水平后勤支援能力的商业设施,两用基地是建立海上存在的一个无风险方式。据报道,北京曾在2013年表示过在瓜德尔建设类似设施的愿望,从而印证了中国可能寻求在印度洋建设低水平军事存在的说法。
现代化的两用海上设施并非百分之百的温良无害。正如美国国防大学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所指出的,像中国这样强大的国家,有能力在发生冲突的时候把商业港口升级为支持军事行动的港口,甚至以它为掩护,建设秘密弹药库和其他港口设施。因此,北京有可能正在盘算通过协议获得在战时升级两用设施的权利。
中国在印度洋上建设两用基地的可能性是最值得关注的。
中国可能正谋求在塞舌尔建立“两用”基地。2011年,塞舌尔将向中国开放海上基地,供部署在亚丁湾和西印度洋打击海盗的中国船舰使用的消息被广泛报道。虽然北京马上否认了该计划,但没有排除设立海外支援点的可能性。这加剧了外界对中国想在印度洋永久驻军的担忧。
只要在印度洋地区维持“海上存在”,北京就能从战略上统治该地区
中国宣传要在印度洋上实现良性的安全,似乎是为了让印度洋国家相信,中国制订这些支援和安全计划的必要性。对解放军海军而言,在印度洋上拥有一个可靠的后勤、加油、修理和补给设施系统,对于从事长时间持续行动很有必要。
然而,只要在印度洋地区维持“海上存在”,北京就能从战略上统治该地区。解放军海军拥有充足的可立即投入海上安全任务的资产,这有可能让印度丧失地区安全主导权。中国海军在印度洋的存在,不仅有可能挑战印度海军的主导地位,还可能削弱印度在本地区的战略影响力。解放军海军在不拥有常规“海军基地”的情况下,实现在印度洋永久驻军,这可能是一个让新德里无法应对的巧妙的战略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