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灭门案-背后的心理危机警示
北京李磊弑父杀妻灭子惨案,残忍杀害自己的父母、妻子、妹妹、两个孩子。
历年来公开的“灭门案”,罪犯“灭门”的手段都及其残忍:凶手大都选择使用“冷凶器”为杀人工具,他们的犯罪心理定位非常明确,那就是绝不留活口!这些“灭门案”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凶手们亡命徒式的低智商杀戮。在近年发生的这些“灭门案”中,大部分凶手都未经过较为“专业”的周密策划和布局,往往都是随机而动,在血溅门庭之后逃之夭夭,而不在乎身后留下了多少“线索”,北京灭门案亦是如此。
看了以上案犯交代的犯罪动机,撇开有其他动机的可能性不谈,作为职业的敏感,我不能不提有关“冲突、情绪”等字眼。新闻描述李磊年少时好斗,社会背景复杂,可观其性格一角,很多负面的情绪的产生往往来源于冲突,处事价值观的冲突,特别是一个不善于处理现实冲突和疏解自己内在情绪的人往往就容易造成情绪的积压,在比较内向的人尤其明显,情绪的压抑就像收集点券,收集到一定的量就要兑换奖品,而这个奖品的兑换往往就是体现在事件冲突的加强,情绪的积压过程就烧开水,不断的加温而最终沸腾甚至冲开锅盖。
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可以这样理解,在心理内在比较自我的人往往比较难认同他人世界的价值观,而案犯应属这种类型,这种内在的心理地位往往是从小就开始形成的,而他提到的从小父母对他的管教非常严厉,结婚后妻子在家里又过于争强好胜,可以造成他内在自我在环境的“施压”下受到认可的机会很少,在内在的自我没收到认可的时候,是无法真正认同他人的。加上性格内向,沟通能力缺失,对很多冲突的失利往往采用了“隐忍”,这种“忍”可见是一种被动的“忍”,而非良性主动性的“忍”。同时,这种长期的隐忍也伴随着一种自我漠视的负面能量的同时增长,漠视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漠视现实,漠视他人生命。然而,他内在这种自我并不会消失,原属于生命自我本能的“天使”慢慢堕落逆反,转化成“小恶魔”,这小恶魔潜伏在心灵的深处,通过愤怒、怨恨负面情绪的滋养不断长大,最终恶魔现身,造成惨剧。案犯自己描述这种杀人的念头由来已久,现实中冲突的加剧让这个情绪恶魔蠢蠢欲动,必然,在一个大事件下的诱引下现身行凶,这个事件是否是传说中为了家里600万拆迁款使用分配的问题,我们还不可而知。然,事件只是事件本身,一切让情绪主宰了。
在描述心灵恶魔不由让我想起一部电视剧“仙剑奇侠”里面描述的,其剧中最大恶魔的形成源于人的邪念,而邪念通过吸收人的负面情绪如忧伤、怨恨等等得以滋长,而最大的负面能量就是愤怒。人之人之间互动中的负面情绪积压犹如几代世仇的积累,说不清楚摸不到却反面力量极大,不化解的话就危机重重。在一个家庭里面,良性的互动能量场如果停止流动,就像管道堵塞,疏通不良,最终不是分裂就是内耗,恶臭弥漫,苦不堪言。这就是所谓的家庭动力。
侧观另一起广州16岁少年家庭灭门案,从案后少年无一丝悔意的冷漠冷血态度,可见心灵恶魔的可怕性。至于为何要杀父母,他告诉记者,原因有两条:一条是因为父母常年呵斥他,“他们很烦,经常骂我,用很恶毒的词语”,常常让进入青春期的涛涛觉得很没有面子和自尊;而另一条理由是,“父母每天都会管束干涉我的行为,让我觉得被人束缚着,如果不杀死他们,我就无法向前发展”。事后重伤的父亲说“儿子下手没半点犹豫”,杀了母亲后,在砍伤了父亲的脖子后,见父亲拔腿要跑,涛涛还拽住父亲说了句‘你听我解释’,但另一只手上拿着的菜刀却劈头盖脸地砸下来。”他还说:“后悔和孩子的交流实在太少,对孩子的了解实在太少,少得几乎可以说是零……这是永远无法弥补的痛楚。”是的,太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