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内在的自我压抑最终的井喷口有时候并非仅仅是暴力这种方式,这源于这个内在自我的心理地位的不同,心理恶魔现身的方式就不同。心理地位(也可以理解为心理态度,就是你对人际中选择的应对心理态度)是描述孩子于最早期时对自己、他人、世界的信念或结论。根据三种心理地位的不同有以下几种比较不良的表现,有些是悲伤、恐怖、忧愁、罪恶感、逃避~~极端的时候就是自杀,有些是糊里糊涂过自己
我经常在培训的时候会设计一个互动的练习,让大家快速能用情绪到感应自己的主导心理地位,这里对几种心理地位做个简单的描述。
由两个相对立的状态(我和你)可得出以下四种不同不心理地位(“好”可以其他性格物质或行动替换,如我很大方,我是聪明的,或你不能信任别人等等):
1、我好,你也好:这种地位是“健康”的,又称“赢家”的地位,如能符合实际,这也是最建设性的地位,亦即冶疗所追求的目标。人是在最早的经验中得到这种地位,一旦错失,便得在往后生命中辛苦学习,而且这不是单靠意志力不可以得到的。身处这种地位中,有时也会产生一些和其他地位相仿的感觉,基本上,你认为自己与他人都是有价值的,你也能使用生命中的各种机会。
2.我好,你不好:这是“傲慢”与投射的心理地位。选择这种心理地位的人,就是那些被出卖、迫害,并因此反过来出卖或迫害他人的人。从临床的观点来看,就是属于妄想型,其行为偏向“摆脱”别人,例如:向别人挑衅、将自己的不幸怪罪到他人头上、吹毛求疵、自大(不论他人是否乐意接受,皆视帮助他人为自己责任)等;最极端的情形,可能是杀人。
3.我不好,你好:这是个以自己为破坏对象的心理地位。采用这种地位的人在面对别人时会感到无力、退缩。从临床的观点来看,就是忧郁,在最极端的情况下,也会导致自杀常以“如果— —就好了”或是“真真应该— —”来表达。
4.我不好,你不好:这可称为没有意义的地位,使那些对生命失去兴趣的人,或是对自己与他人的价值、潜能失去信心的人所采取的地位。这类人身上可能同现精神分裂的人格倾向,杀人或自杀都有可能。
信念的形成是来自人对于拥有某种心理地位的“饥渴”或是生、心理的需要。一旦得到一个基本地位后,往后一生中的思想、感觉与态度都会受到其影响。我们会加强这个已选定的地位,用它来维持自己所创造出来的世界。逐渐的,再根据自己所选定的地位展出对生活计划的脚本,然后……人们便由公主或王子变成青蛙了。就像戴上了一副眼镜之后,便终生戴着,人们所看到的每件事都得透过这副特别选定的眼镜。
我曾经在课堂上问,想自杀的人举手,一看没人举手,又问曾经有过自杀念头的人请举手,一看,手掌一片。很奇怪吗?也许,我们都该看看,心灵深处是否也有一个小恶魔? 你是否就是一个残酷的心灵杀手,你是否就是你亲人旁边最亲密的敌人?
人不能用一样的自己,得到不一样的明天。別讓自己只浸泡在压力裡,回到現在:現在我可以做什麼?对人际中选择的应对态度上,请学会尊重别人的处事价值观。是的,不懂是需要学的!
PS:有心事请学会解决,请别把心理问题看得很神秘,好像离自己很远,其实把他看做是一种生活基本技能,跟其他我们每天要学习的东西没什么两样。
叹:谁禁锢了你的灵魂? 心灵恶魔,谁能解除了你的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