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围绕中俄结盟问题在学界和战略界引发了广泛的争论,支持者、观望者、反对者各持己见,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因为此提议事关中国是否调整不结盟战略,也涉及俄罗斯对盟国的特殊定义,其难度是很大的。
尽管学者们争论纷纷,但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俄两国领导人致力于构建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国的“新型国家关系”,逐渐在在治国理政上持有相同旨趣,在双边关系上相向而行。

中国“一带一路”战略计划
同时在地区和全球多边事务上相互借力,不断提升和丰富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内涵,从而确立起了一种类似于当年“英美特殊关系”一样的“中俄特殊关系”。
尽管两国并没有签订正式的同盟条约,但在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军事和历史等领域形成了非常紧密的关系,是一种没有结盟的特殊关系,也是迄今为止中国与一切大国所建立起的外交关系中水平最高的一种大国关系。
人民解放军三军仪仗队现身红场阅兵
2015年5月8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两国元首一致同意中俄要共同维护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
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并共同签署了《中俄两国关于深化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倡导合作共赢的联合声明》、《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
这是中俄特殊关系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俄特殊关系步入了战略对接和操作实施的新阶段。
中俄特殊关系的内涵很明显,中俄特殊关系不是一种结盟关系,它既没有针对明确的“第三国”,也没有明确的“假想敌”,在本质上是一种深度融合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对中俄两国各自的外交来说,都是被放在优先发展的对外关系日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