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特殊关系是“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
自从“一带一路”提出后,舆论议论纷纷,更多的人倾向于从风险的角度分析“一带一路”可能面临的挑战,甚至有人担心“一带一路”可能会沦为“21世纪的国际烂尾工程”。
尽管担忧“一带一路”前景的学者们是出于好心,但前怕狼后怕虎的犹豫不决无助于“一带一路”事业的推进。
开弓没有回头箭,“一带一路”一旦决定启动,就已经没有了退路,啪的一下,就这么押上了,甚至可能是一种赌博,赌党和国家的命运,赌亚洲和世界的前途和命运,只能全力向前,奋发有为地推进“一带一路”,没有丝毫犹豫踌躇的余地。
中俄天然气管道
如果看一下世界地图,就会很容易看清楚一个事实,那就是要想从中国出发沿陆路出发打通丝绸之路经济带,无论从那一条路线出发,都无法绕开俄罗斯。
如果俄罗斯对丝绸之路经济带不支持或者态度消极,无论中国怎么努力,也不会取得成功。俄罗斯就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关键棋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互联互通首要的是中俄之间的互联互通。
此次习近平主席再次出访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国,就是与欧亚经济联盟三国进行战略协调和沟通,推动欧亚经济联盟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对接。
中俄两国领导人会晤
尤其是中俄两国签订《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标志着由中俄两国推动的两大地区经济合作战略构想实现对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
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俄特殊关系是“一带一路”的早期收获,它为“一带一路”的推进奠定了坚实的战略基础。
不难看出,在“一带一路”推进和中俄特殊关系建设过程中,两者是互为动力、彼此强化的互动关系,一方的推进会自动产生对另一方的正能量,有利于创造出缓和地区形势,打开构建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的“机会之窗”。对此,有关国家特别是中俄两国必须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不为挑拨引诱所惑,坚定不移地从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推动区域合作,共同打造开放、包容、均衡、普惠的区域经济合作架构,走出一条互尊互信之路,一条合作共赢之路,一条文明互鉴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