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朝廷重臣所上的奏折意见完全不同,慈禧对双方的意见进行了严格的平衡分析。左宗棠长期在西北用兵,他对予西北的形势了解非常多,所以慈禧感觉到左宗棠的意见是有道理的。
在“塞防”和“海防”的这场大论战中,先堵哪个漏洞,考验着慈禧的政治智慧。那么慈禧为什么如此坚决的要收复新疆呢?仅仅是因为她信任左宗棠吗?为什么要收复新疆,我们讲得彻底一点,新疆是大清版图中的很大一部分,失去这样大的领土,慈禧要落下千古骂名的。光绪元年三月二十八日,她命令左宗棠以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把收复新疆的大权完全交给了左宗棠。在慈禧的大力支持之下,朝廷给予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军饷是比较充分的。
光绪二年二月,左宗棠将战略目标定在攻克北疆的乌鲁木齐。他任命自己部下大将刘锦棠作为主力,并且给他订了一个指导思想——“师克在和”,同时又给他订了一个战略方针,叫“取其要害”。
光绪二年八月十八日,刘锦棠以及其他的部将一举收复了乌鲁木齐,到十一月,天山北路全部收复了,左宗棠就乘胜追击,分兵三路齐头并进。光绪四年的一月二日,除了沙俄侵占的伊犁地区之外,新疆全部被收复了。
正是因为一百多年前,左宗棠成功地收复了新疆,所以在今天的中华大地上,我们仍然可以为有着美丽而又富饶的新疆而骄傲。然而就在后世高度评价左宗棠的历史功绩的时候,不能忘却收复新疆的决策者——慈禧。
时论说到边疆危机,往往指责慈禧一味地对外妥协,这一说法不完全合乎事实。
日本侵略琉球,转而侵略台湾,慈禧对琉球确实没有足够力量保护,但对台湾却指示刘铭传坚决抵抗,终使日本不能得逞。
法国侵略越南进而窥视云南,慈禧暗助黑旗军抗法,宣布对法战争。最后,承认法国保护越南却不肯割地赔款,《中法条约》是历次条约中对中国损害相对最轻的。
左宗棠收复新疆的大片疆土后,为收复伊犁,慈禧指令崇厚赴俄谈判,订约后又不满崇厚失地太多,改派曾纪泽使俄,终于从虎口中夺回大部分领土。
日本发动中日甲午战争,她开始的倾向主战,后来之所以主张列强调停,是因为知道无法战胜日本而希望依靠调停取得体面和平。打不过日本而不得不求和,在弱国无外交的情况下签订了最后割地赔款的《马关条约》。
哪一个统治者甘心把国家领土白白送人?历史对慈禧的指责,丛集在权欲、专制、暴戾腐败等方面,说她“卖国”,至少应该说是被其所需。我们看待一个历史人物,特别是一个问题人物,应该要采取实事求是、知人论世的态度,千万不要简单化、片面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