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康熙“东巡祭祖”吃啥:主食兽肉 喝鲜奶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2-20 00:25:32

  酸菜、菠菜、芹菜、韭菜、茄子、水萝卜……这是如今百姓餐桌上常见的菜肴。可是如果说清代初期的康熙皇帝也吃这些,恐怕说什么你也不会相信。然而,史料上就是这么记载的。不信你看——

  简朴皇帝

  清代康熙皇帝玄烨,尽管不是开国皇帝,但在清代皇帝中堪称佼佼者。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二十一年(1682年)、三十七年(1689年),玄烨分别亲率王公大臣、文武官员走马关外,名为“东巡祭祖”,恭谒永陵、福陵、昭陵,实为巡视东北边陲,巩固国防。

  虽然康熙皇帝玄烨多次出巡,但每次都不铺张。“《清圣祖实录》康熙二十一年”记载,康熙皇帝玄烨曾说道:国库的金钱,如果不是用于军事、赈济灾民,决不能妄自花费,因为这些库银都是百姓的纳税钱啊。康熙皇帝玄烨说到做到,仅从他每次“东巡祭祖”的膳食清单记载,便足以证明康熙皇帝玄烨的节俭作风。与此同时,也映衬出满族早期的生活习俗。

  养生皇帝

  康熙皇帝玄烨堪称“医生天子”。他的“饮食观”足令后人借鉴。

  康熙皇帝“饮食观”,一是“节饮食”。在康熙皇帝的膳食清单中,多为果蔬食品。他强调饮食必须“适可而止”,“所好之物,不可多食”。二是“慎饮食”。

  他首先强调要排除饮食中的杂质,尤其是水的质量,并着有《水性记》一文载入史册。康熙皇帝主张多吃粗粮和蔬菜水果,务必禁烟、禁酒。原来,康熙皇帝从小就抽烟。

  但为了禁止别人抽烟,他率先士卒,首先戒烟。康熙皇帝认为,酒能“乱人心志”、“致人以疾”,必须禁酒。三是“择饮食”。康熙皇帝认为,各人的肠胃不同,对食物应该各有选择,要因人、因时、因地、因病而宜。

资料图:康熙帝

  再者,康熙皇帝有个良好的饮食习惯:饭前饭后始终保持愉快心态。

  东巡祭祖

  清代康熙十年(1671年),首次“东巡祭祖”时,玄烨年仅18岁,血气方刚、风华正茂。当时,他亲政不久,国家经济状况尚无明显好转。

  因此,康熙皇帝玄烨首次“东巡祭祖”的开销极为节俭。从北京出巡至盛京(沈阳),行营的一切膳食用品,除京师备办一部分之外,则由盛京内务府所属的皇庄供应。

  档案史料记载,康熙皇帝玄烨首次“东巡祭祖”时,责成盛京内务府皇庄供应的膳食用品有:腌白菜、小芥菜、开心小酸菜、不开心小酸菜、大酱瓜子、清酱瓜子、韭菜、茄子、水萝卜、大红萝卜、葱、蒜、芥末面,做“饽饽”的奶油、蜜、猪油、白面,做麻花、撒糕的稷米、鹅蛋、鸡蛋、高粱炒面、小米炒面。

  “《黑图档》康熙十年”记载,康熙皇帝玄烨首次“东巡祭祖”一行人员口粮为:稷米二金斗、白小豆一金斗半、红小豆二金斗半、芝麻油一瓶、烧酒一瓶。

  随从大臣早晚在各处用米一斗二升,众人用茶面四升。随驾30人,有稻米则给稻米,若无稻米则一并给稗米或燕麦。“《康熙起居注》十年九月”记载,康熙皇帝玄烨首次“东巡祭祖”时,于该年九月初三从京师起驾,途中经过16处驻跸处所,从盛京内务府所属皇庄征用的各种杂粮为数甚少。

  康熙皇帝平定了“三藩之乱”之后,于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开始第二次“东巡祭祖”。这次“东巡祭祖”行程远达“打牲乌拉城”(黑龙江省永吉县乌拉街),人数多达数万人,历时80天,以致膳食用度多于首次“东巡祭祖”。

  康熙三十七年,康熙皇帝御驾亲征准噶尔,剿灭了噶尔丹之后,举行了第三次“东巡祭祖”。

  《清皇朝通典》卷四十七记载,由于“秋禾盛长,恐致践踏田亩”,当年七月二十九日,康熙皇帝率领皇子及王公贵族、文武大臣,奔赴盛京(沈阳)“东巡祭祖”。

  《圣祖实录》卷一七六记载,这次“东巡祭祖”人数最多,历时三个半月,旨在巡视塞北,整顿军务,进一步巩固边疆。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