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野史逸闻>

失去父母之爱:光绪忍饥挨饿胆战心惊后宫生活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9-17 12:09:40

  范长禄侍候小光绪一段儿时间之后,终于推卸了这个差事,从此,光绪身边的太监就像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太监们不求有功,但求无过,除了自己的利益,一点儿也不考虑小光绪的生长发育。四五岁的小男孩正是好动的年龄,但光绪被太监们限制得死死的,不能跑,不能跳,不能大喊大叫;有的太监怕光绪消化不良,顿顿饭不让他吃饱,把他饿得直哭;有的太监怕光绪受风着凉,即使已经到了脱棉袄的季节,也依然让他穿着一身裘皮,热得他烦躁不已,无精打采;有时光绪身体不舒服,太监却只根据自己的经验做出“诊断”,就是不去找御医。这些情节要不是后来光绪帝的师傅翁同龢在自己的日记中亲笔所记,谁会相信这是大清国第九位君主的幼年遭遇!

  慈禧淫威,光绪胆寒

  光绪帝的苦难境遇更来自养母慈禧太后的淫威。根据慈禧的要求,光绪帝要管慈禧叫“亲爸爸”。他进宫不久就成了慈禧垂帘听政的道具。

  垂帘听政的地点在养心殿。小光绪坐在皇帝宝座上,他的面前跪着臣子,他的身后垂着一面半透明的黄色纱帘。两宫皇太后坐在帘后,隔着帘子跟臣子一问一答,商议军国大事,跟小光绪一点儿关系也没有,但他又必须端坐在宝座上不动,就像今天舞台上演双簧似的。

  这对小光绪来说苦不堪言。这个宝座又高又大,不适合孩子坐。小光绪坐到上面两只脚还挨不着地,左右也够不着扶手,摇摇晃晃,十分危险。如果盘腿坐在宝座上又显得不庄重,皇帝要有皇帝的派头。

  刚进宫的时候小光绪年仅四岁,正是好动的年龄,根本就坐不住,更何况两宫太后跟大臣商议军国大事,小光绪一点儿也听不懂,所以,一开始不是跳下宝座,就是在宝座上翻跟头,有一次还在宝座上睡着了。其实,拿今天的眼光来看,皇太后如果跟光绪坐到一起,或者抱着光绪召见大臣,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但在中国古代,“朝会”是国家典礼的一种,皇帝不分大小,都是一国之君,慈禧权势再大,毕竟是太后,她没有资格坐皇帝的宝座,更何况两位太后挤在一个宝座上抱着孩子处理国政更是不成体统,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局面。

  慈禧太后为了培养出一位合格的君主,对光绪要求极为严格。光绪不能稳坐宝座,慈禧轻者呵斥,重者责罚。慈禧责罚光绪的办法有二:一是罚跪,二是不让吃饭。小光绪三天两头受到“亲爸爸”的处罚,平日里也看不到慈禧的好脸色,时间一长,小光绪被慈禧吓破了胆。据梁启超的《戊戌政变记》记载:“积威既久,皇上见西后如对狮虎,战战兢兢,因此胆为之破。”这类记载很多,总之,慈禧的阴影从此笼罩了光绪皇帝的一生。

  开蒙读书,心酸童年

  光绪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公历是1876 年3月16日,六岁的光绪帝正式入书房读书。这天一早,在养心殿东暖阁,奕䜣亲自出面,迎来了小光绪的师傅——内阁学士翁同龢。此时的翁同龢已经四十七岁了,他是江苏常熟人,是咸丰朝大学士翁心存的儿子,而翁心存恰恰是恭亲王奕䜣的老师。父子两代服务皇家,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最为难得的是翁同龢在咸丰六年状元及第,学问人品非同一般。此前,翁同龢就参与过同治皇帝的教学工作,教学能力十分突出。

  小光绪在太监的簇拥下走进了东暖阁。翁同龢抬眼一看,只见小光绪面色苍白,神情萎靡,目光呆滞,尤其是身材比同龄的孩子矮一大截,一看就是发育不良的状态,不禁一阵心酸。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