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湘西会战档案:抗战历史中日军最惨的一战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26 14:10:36

      “日本投降那一天,74军51师正好驻守在湖南省溆浦县龙潭镇。那一天,51师的官兵们对天鸣炮,打了很多发信号弹。信号弹像烟花一样,照亮了夜空。”79岁的吴盛墉老人,坐在溆浦县城的家中,回忆起70年前的胜利日,露出满脸的微笑。他还记得日军在龙潭打仗,年幼的他躲在一个茅草棚中,距离全副武装的“东洋鬼子”仅几十米,心扑通扑通都快跳了出来。

湘西会战

      “感谢打死鬼子的51师,他们及时赶到,我们得救了。”吴盛墉老人说。1945年5月8日,德国法西斯在欧洲战场上彻底溃败,宣布投降。此时,在战火纷飞的中国战场上,华南地区的湘西会战(又称“雪峰山会战”和“芷江作战”)正在激烈进行,日军两万余人被全副美式装备的中国军队围歼。战役以中国军队大胜告终。

      70年后重返湘西会战的战场,雪峰山绿意盎然,森林中流泉飞瀑,如今已成为户外爱好者探险旅游的天堂。龙潭、江口、武阳等交战地成为当地的经济重镇,处处洋溢着和平安宁的气氛。唯有耸立其间的湘西会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和肃穆的纪念陵园,依然诉说着当年血火纷飞的故事。

      庆祝胜利的爆竹灰至少两尺厚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湖南省芷江县也沉浸在狂欢中。晚上,航空第9总站无线电区台报务员刘道民与另外3名战友结束芷江机场的值班任务后,便急不可耐地冲上街头,加入狂欢的队伍。

资料图

      “当我们赶到街上时,地上的爆竹灰至少已有两尺厚了。”刘道民老人回忆起当天的情景,眼神中折射出兴奋的光芒,“我们抬着机场的发报机和扩音器,大街小巷到处跑,反复地播放着电台的广播。”刘道民和他的战友在街上“疯狂”了一夜。

      几天后,当他们再回到区台当值时,另一个消息已散播开来:中国抗战胜利之后,谈判受降的地点确定为芷江。

      这绝不是一个巧合:日军从妄图侵占芷江开始湘西会战,最终又在芷江低下了不可一世的头颅。

      湖南芷江县是进出黔、川,威逼贵阳,迂回重庆的军事要冲地带。而且,当时芷江机场是盟军重要的空军基地,拥有当时最先进的P-51“野马式”战斗机,还有B-24、B-25轰炸机和C-43、C-47运输机。日军企图一举捣毁芷江空军基地,解除空中威胁,并伺机进逼四川,威胁重庆,以此挽救失败的命运。

      为此,中日两军在雪峰山展开了湘西会战:起于1945年4月9日,止于同年6月7日。双方参战总兵力28万余人,战线长达200余公里。当时,日军以第六方面军第二十军(军部驻衡阳)坂西一郎部及第十一军三十四师团为主攻部队,共五个师团,另配属三个独立混战旅团,总兵力约8万余众。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