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一战最大冤案:战胜国竟也要被割占本国领土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9-25 08:30:57

      一战胜利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参加了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制定,本该收回战前德国在中国强占的一切特权和利益,但和约却规定将德国霸占中国山东的铁路、矿山、电讯设备、胶州地区的租借地及其他特权和利益转让给日本。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中国作为一个国力衰弱、军事力量并不强大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却面对强大的德国宣而战之,其中的内幕和动因可谓鲜为人知。下面就让我们一起翻开尘封的历史,看看当时的宣战秘闻。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关于中国是否参战的问题成了当时协约国阵营外交官们讨论的热点话题之一。

      当时,协约国(英、法、俄)为了壮大自己的阵营,力求使中国参加对德战争。英、法当时的如意算盘是想让中国丰富的人力去给它们充当劳动力和炮灰。起初,袁世凯的北洋政府也曾两次尝试加入协约国对德宣战,以从中捞取好处,但因遭日本反对而归于失败。

      日本之所以不愿意让中国参战,是担心战后中国会要求收回被德国占领的山东,从而结束中国的分裂状态。但它假仁假义地说,它有责任使中国4亿人免于战祸。实际上日本是希望在它的身边是一个软弱而支离破碎的中国。

巴黎和会会场

      大战爆发后,英国一直把德国北海舰队封锁在港口内,以保证其海上运输安全。德国则使用潜艇袭击商船,破坏英国海上交通。为了对付德军,英国曾请求日本海军支援地中海。而日本为了控制中国,不仅要求英国将来在和会上支持日本对山东的占领,而且还要英国支持它对赤道以北太平洋上德属各岛屿的占领,日本则答应对英国对赤道以南德属各岛的占领予以支持。

袁世凯的北洋政府

      法国与日本也签订了相应的秘密条约,承允支持日本主张,以换取日本促使中国同德国的断交,就是将所有德国人驱逐出中国,将中国领海内的德国船舰加以扣留,然后交与协约国,没收在中国境内的德国财产,并取消德国在中国各地的租界。

      1916年,英法两国的人力已被战争消耗得捉襟见肘。为补人力之不足,法国政府不顾德国的抗议,开始招募华工供阿尔及利亚和摩洛哥两地、特别是供法国本土之用,但商定不以华工用于军事行动。法国前后共计招募华工约5万人。

      次年夏,英国引用法国之例,在威海卫、青岛两处设立招工局,招募华工15万人。1917年4~9月,英国又先后招华工10万人,其中做劳力的不下3万人,有几百人受雇于英国各工业中心,但大多数是从事军事工业生产的。

      1916年底,德国参谋部承认单靠陆军已无法制胜。于是从1917年2月1日起,德国宣布实行无限制潜艇战,开始任意袭击往返于协约国港口的交战国和中立国的一切船只。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