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揭秘八路军帽子上那两颗扣子究竟是干什么的?(4)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8-12 16:14:34

      平原地区稍微好点,一双布鞋能穿一个多月,山区,一双布鞋不过坚持400多里山路而已,一旦有战斗结束,八路就立马把自己的布鞋脱下来,从敌人的尸体上脱下胶鞋或皮鞋,一双胶鞋能抵5双布鞋,至于鬼子的皮鞋,尽管很笨重,但走山路省,耐磨损。

      八路在平地或不爬山,很多士兵都把鞋脱掉,光脚走路,无他,节约。实际还是穷啊。

      鞋为八路装具里唯一能超标准发放的,基层政权也多给八路这个,至于袜子,基本不用想,只有裹脚布,就连裹脚布,也是承担绑腿的功能,个别时候还的应急做绷带什么的。

      干粮袋、手榴弹包是八路军士兵的标准配置,其式样更是五花八门,有的长,有的短,上面还有字,如杀敌报国等,有的甚至上面还绣着花、鸳鸯等。地方动员参军的一般都自己携带绑腿、子弹带、手榴弹包,腰带、干粮袋和棉被。这些附属玩意就不提。

      1941年皖南事变以后,外援以及合法购买基本断绝,根据地开展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用坚韧不拔的毅力克服了敌人经济封锁所造成的种种困难,基本上保证了部队的供给,为抗日战争的胜利打下了可靠的基础。

      穷八路,穷八路,三个字道出了在60年前八路军当时斗争环境的艰苦。但军装中凝聚着的血与火的历史和民族精神,是用言语所无法比拟的。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