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繁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的事务缠身,这使作为学者型的领袖毛泽东,已经拿不出较多的时间进行学术研究了,所以他在与苏联客人谈话过程中,真诚地流露出“当个大学教授”的愿望。
当大学教授,既可以教书育人,还可以有时间著书立说。对这两者,毛泽东一生都有极大的兴趣。
毛泽东一生都在著书立说,但他总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他对知识,对学问的兴趣广泛,对哲学、历史、文学、自然科学等都有浓厚的兴趣。
但这-切,都要花费时间,或许只有在大学这个自由而又学术空气醇厚的地方,才能更好地让思绪驰骋开来。他曾与刘少奇探讨古代官吏是否禁带家属这样的学术问题。可惜作为政治家,他虽有深厚丰富的历史知识和见解,却没有真正阐发出来。
他曾许诺说,我辞去国家主席后可以有空闲给《人民日报》写点文章。他还对人说,如果让我选择职业的话,我愿写杂文,可惜我没有这个自由。写杂文不容易呀!
20世纪50年代,他还谈道:“我想把不怕鬼的故事、小说编成一本小册子。经验证明鬼是怕不得的。越怕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了。”
虽然《不怕鬼的故事》后来是编出来了,但不是毛泽东编的,他没有这个时间。如果在大学里,他完全有可能写出或编出更多更好的读物来,以奉献给广大的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