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 本战后出版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当中,多次讲到,日军很奇怪,为什么中国军队很多部队都恐惧白刃战,却个个都敢于手榴弹近战,甚至是20米之内的手榴弹近 战。这也许与中国人的性格和训练有关,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白刃战选手,必须要进行长时间艰苦训练,脚步,臂力,腰腹力和刺杀动作,都要进行大量训练,才可 以达标,如果想成为在战场上见谁杀谁的高手,则更加困难。而且刺刀高手需要一点彪悍的气息和冷静的头脑。
抗战是不分男女老幼的全民抗战,在 国难临头的关键时刻,没有那么多时间去练枪法,练刺杀。在敌强我弱的环境下,为保家卫国,每一个人都要被利用起来。儿童团,民兵,妇女会,游击队,正规 军....每个在战区的人都有自己的角色。手榴弹则是最容易把绝大部分人在短时间内训练好的武器,哪怕是一个只经过一周训练的妇女也可以把手榴弹突然扔进 日军住宿的房屋,饮马的小河旁,正在行军的辎重队中....在实战中也是如此,在战斗最激烈时刻,人们往往给部队非战斗人员和妇女分发手榴弹,因为给他们 一人一把手枪,极大可能是,多人一起打光匣子里的子弹,却什么都打不到,但是手榴弹不用瞄准半天,只要对着敌人的位置扔出去就行,那些多手榴弹一定会有战 果的。所以,手榴弹才是真正的全民抗战武器。就是妇女也在接受手榴弹投掷训练。
正规军当中,手榴弹更是重要的杀敌武器,中国很多部队都有掷弹兵,他们臂长力大,他们没有步枪和刺刀,而是背着手榴弹袋或者手榴弹筐,唯一的任务就是在进攻和防御时,向日军猛投手榴弹。甚至有战例表明,中国士兵携带梭镖和手榴弹发动夜袭,根本无需开枪,近处就是梭镖突刺,远处就扔手榴弹。
特别是在防御时,手榴弹作用非常大。日军第114师团第66联队的西泽中尉回忆;在雨花台下,中国第88师向日军反击,在中途遇到数道屋顶状铁丝网,无法通 过。中日两军数千人就隔着铁丝网互掷手榴弹,拼死相博的手榴弹战持续了30分钟。他本人认为,他所在的日军山田联队和2千名中国士兵在50米距离,互不相 让的手榴弹战,是第114师团参战以来,最为激烈的战斗。
中国掷弹兵高举手榴弹冲向日军阵地
日军第5师团第9旅团在金山湾登陆时,遭遇中国军队强烈反击,日本第41联队史记 载;中国军以迫击炮向我轰击,并以此为信号,发起了潮水般的攻击。日本军的机枪,步枪一起开火,所有枪支的枪管都打得通红,中国军则接连不断吹响冲锋号, 中国手榴弹兵冲在最前边,投掷出密集的手榴弹。从凌晨3点30分到上午9点,中国军连续发起了7次突击。在日本军阵地前500米内,布满了2293具中国 军的尸体,简直无立足之地。
在日本人称之为日本陆军二十大战役的衡阳战役,实际上也可以称之为手榴弹之战。守城的中国军队在这里准备了海量手榴弹,在这里曾经发生光是手榴弹就歼灭日军1个大队的战绩。日本防卫厅出版衡阳作战记载;“ 盛夏的烈日渐渐西去,张家山被消失在黑夜里,有热气的微风使人感到可怕。日本军第1大队开始夜袭,不久无线电发生故障,没有了消息。23时传来激 烈的交火声和手榴弹的爆炸声,黑濑联队长命令第2大队上去支援。夜已深沉,更觉不安,不久第2大队联系。晨1时,第1,2大队夺取山顶。重庆军冲出来反 扑,在夜间挤在又深又窄的交通壕里的日本军第1大队大队长和官兵几全部战死,第2大队大队长也负伤了。日军夜袭一个步兵大队全部报销”“日本军刚刚松了一口气,一直隐藏在山顶的重庆军却从两侧猛投手榴弹。重庆军手榴弹兵顽强的坚持在被日本军炮火严重摧毁的阵地里进行抵抗,后面的重庆军扛着成箱的手榴弹也陆续上山增援。虽说是敌人也是佩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