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联合国秘书长职务一般由各大洲人员轮流担任,一般不超过两届。但在1981年的联合国,联合国秘书长一职是由欧洲人垄断的。
1981年,已担任两届联合国秘书长的奥地利常驻联合国大使瓦尔德海姆宣布竞选连任。这引起了第三世界国家的极度不满。第三世界国际一致认为,联合国秘书长职务不应一直是由欧洲人担任,并联合推荐时任坦桑尼亚外交部长的德·萨利姆竞选联合国秘书长。
西方媒体推测,奥地利常驻联合国大使瓦尔德海姆会胜出,因为有美国和苏联的坚决支持。联合国前秘书长瓦尔德海姆
但是,中国方面发出了自己的声音:历史的惯例已不适合今天的形势了。第三世界国家再也不能容忍美苏操纵联合国最高行政人选的局面继续下去。
1981年10月27日和11月4日,安理会就联合国秘书长人选问题进行了8轮投票。两人(奥地利常驻联合国大使瓦尔德海姆和坦桑尼亚外交部长德·萨利姆)分别遭到1个常任理事国的否决:美国否决萨利姆,中国否决瓦尔德海姆。选举陷入僵局。
联合国历届秘书长
此时,有人开始施压,指责中国“制造麻烦”,要求中国改变立场。对此,中国坚定指出:“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在担任过秘书长的四人(分别是挪威的赖伊、瑞典的哈马舍尔德、缅甸的吴丹、奥地利的瓦尔德海姆)当中,仅有一人来自亚洲,其他三人都来自欧洲。这同联合国的组成和第三世界在联合国所起的作用相比,极不相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