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德军向苏联腹地挺进的多支部队开始遭遇到前所未见的装甲劲敌——苏联红军的KV-1和KV-2重型坦克,无疑在那年夏秋季节给德国人留下了惊悚记忆。
作为德国装甲部队“中坚”的III号坦克,到1941年春天已经发展到J型,其装甲防护力较之前的子型有了显著提高,车体和炮塔的正面装甲均由30毫米增加到了50毫米,主要武器也由37毫米 KwK 36 L/46.5型火炮换成了50毫米 KwK 38 L/42型火炮。而战斗力更强的IV号坦克其时已发展到了F1型,正面装甲从40毫米增加到50毫米,侧面装甲从20毫米增加到30毫米,不过依然沿用旧型的短身管75毫米炮。
苏联方面,KV-1的炮塔正面和侧面装甲为70毫米、车体正面和侧面装甲为75毫米,而且这还是早期生产型的数据,其主炮则是76.2毫米 F-34型坦克炮。更重更大的KV-2的车体装甲厚度与KV-1相当,炮塔正面装甲则厚达100毫米,主炮口径是152毫米。德国坦克
在向立陶宛境内杜比萨河前进的途中,德军坦克与 100辆苏联坦克正面相遇。照理说双方的力量旗鼓相当,当时第6装甲师参战的坦克也为100辆。而且自信的德国人以约30辆IV号坦克占据正面阵地,以较轻型的PzKpfw 35(t)型坦克试图展开侧翼包抄。苏军阵中则有20辆KV重型坦克。德国坦克开始从三个方向上夹击这些重型坦克,但是所有的尝试全都徒劳无功。相反,不断被击毁的倒是德国人的坦克。
参与此战的苏军第2坦克师宣称这些KV重型坦克击毁了40辆敌军坦克,摧毁40门火炮。德军第6装甲师的报告不承认这一损失数字。
苏联KV重型坦克
仅仅一天之后,第6装甲师的第11装甲团又被1辆KV-2重型坦克搞得焦头烂额。这个团的坦克在立陶宛南部罗西涅城附近的公路上开进,结果赫然发现路中央停着1辆体躯庞大的KV-2。它就像碉堡一样矗立着,看起来也打算像碉堡一样发挥作用。德国人轮番使用各种火炮展开轰击,但是KV-2差不多对所有炮弹都是免疫的。反过来,参与攻击的数门50毫米反坦克炮在500米距离上被击毁,1门88毫米高炮在700米距离上被击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