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尽援绝后,88师仅剩下两千余人退入城中。雨花台的失守导致南京城防缺口打开,南京保卫战仅打了5天就土崩瓦解,仅少部突围成功,但“委员长的卫队”远没有吹嘘那般神勇无敌。否则,哪还会有南京的陷落,以及随之而来的南京大屠杀?
流言中提到的八路军游击队队长“李向阳”,的确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然而,其原型却是货真价实的抗日英雄,是节振国、包森、李运昌等诸多英雄的集合:包森曾活捉天皇的表弟赤本大佐,在盘山战斗中,率部全歼日军一个骑兵中队。抗战胜利后,曾克林出关,攻下山海关,率领五千多人作为先锋挺进东北,曾克林带的部队就是包森打下的基础。远不止如此,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战场,打了不少的大仗恶仗。除著名的平型关、百团大战之外,还有不少大仗没有得到宣传。敌后战场上,对日伪1万至7万的大规模反“扫荡”作战有59次,仅仅在长乐村战斗一仗中就消灭日军2200人;1943年7-8月,以卫南战役和林南战役为起点,开始了一系列的进攻性战役,歼灭日伪军规模越来越大,动辄在三五千以上。1945年8月前,一场战役消灭日伪军一万人以上。
八路军、新四军仅俘虏的日军就有6200多人,其中的1000多人被改造成了“日本八路”“日本新四军”。
抗日八路军油画
正面战场也不是“一触即溃”
这也有失偏颇。国民党正面战场的二十多个会战之中,胜仗也不少,至少是胜败参半,远不止是只有台儿庄大战。万家岭大捷、三次长沙会战、上高大捷、昆仑关大捷、滇西攻势、第二次赴缅作战、湘西会战等都是大胜仗。尤其是1945年春,湘西会战消灭日军2.6万,被誉为抗战的巅峰之作,日军也被打得口服心服。这一仗后,正面战场相继转入了反攻。
按照过去中国人书写的抗战史,歼敌超过1万人的战役,至少有二十多个。其中,有些战役是难免国民党为宣传激发士气的需要,或为邀功有虚报的成分。尽管如此,翻开日本防卫厅编写的《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大本营陆军部》等档案材料可知,即便日本战史的统计数字再缩水,也可窥见正面战场的历史功绩。
日军作战部队
据日方统计,在淞沪会战中,日军伤亡40672人,仅101师团就阵亡1万多。这相当于一个半师团的兵力;武汉会战,日军承认伤亡3.5万,万家岭战役消灭日军106师团等部。仅以《冈村宁次回忆录》为证,第106师团“受到全军覆灭的严重打击”,补充新兵后,“成了日本第一的软弱师团”;浙赣会战中,日本战史承认伤亡28955人;长衡会战,日本战史承认伤亡达6万多人;湘西会战,日本战史承认伤亡总数为26516人。
对损失惨烈的战役,日军往往死硬地咬着牙不愿意承认自己遭到了大失败,对战损统计大加掩饰,但仍然不得不承认遭到巨大的打击。
如何全面认识国民党正面抗战?200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所作的讲话,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新的抗战史观的确立:肯定国民党正面战场在整个抗战中的地位和作用,赞扬国民党抗战将士的爱国精神,一改过去对国民党正面战场只字不提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