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诺夫设计的PTRS-41型反坦克步枪,是以他在1938年设计的自动装填步枪为基础研发出来的,整枪的结构较为复杂。此枪采用了一种简单的导气工作系统,在这种系统中,枪机载体由一个活塞带动,此活塞可使枪机以通常的方式进行工作,在枪机复进过程中,子弹从下方的弹夹中供入膛内,后坐力相对较低。
西蒙诺夫PTRS-41型反坦克步枪由于结构复杂,生产工序烦琐且造价高昂,到1942年1月时,PTRS-41型反坦克步枪只生产出了77支,但是到了1942年,产量激增至63308支。苏联的这两种反坦克步枪在战争中的总产量超过了40万支,堪称世界上产量最高的反坦克步枪。PTRS-41型反坦克步枪
PTRD-41型反坦克步枪在苏德战争爆发初期的主要目标是各类Sdkfz250型和sdkfz251型半履带装甲车以及Ⅱ号轻型坦克和Ⅱ号中型坦克。由于Ⅱ号轻型坦克的装甲最厚处也只有30毫米,因此在有效射程内击穿它不成问题;Ⅱ号中型坦克G型的正面装甲达到了37毫米,对它的有效打击距离往往要放到250米以内,只有这样才可以将其侧面装甲和正面装甲击穿;
反坦克步枪对于Ⅲ号坦克来说,主要打击坦克的潜望镜、油箱、观察孔等。到1942年底以后,战场上的苏、德双方都增加了坦克的装甲厚度,苏联的反坦克步枪小组就采用集中攒射坦克侧翼及后方的方法,对敌乘员仍可造成杀伤;
PTRS-41型反坦克步枪被改作防空武器
此外,由德军Ⅱ号坦克底盘改装的“黄鼠狼”自行反坦克炮还是可以成为PTRD-41型反坦克步枪的猎杀对象。苏军反坦克枪的实际射击距离通常在100米以内,这样可以提高命中率和穿甲效果,而且在防线中通常集中布置多个反坦克枪小组,在战斗中统一攻击同一个目标,通常效果更好。随着战事的进行,德军装备的中型和重型坦克装甲越来越厚,苏军反坦克步枪对德军坦克的直接毁伤作用逐步减弱,但对轻型坦克和装甲车,以及其他机动车还是相当有效的。到1943年中期之后,PTRS-41型反坦克步枪常常被用以对付德军的迫击炮和机枪阵地,此外,苏军也使用反坦克枪射击德军的碉堡、防御工事和机枪掩体,参加逐个房屋的争夺战。在某些情况下,甚至于有时勇敢的士兵还尝试用这种武器射击敌人的飞机,甚至德军也将缴获的这种武器改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