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解放初期的中国,几乎没有任何成型的军事工业,志愿军的轻武器装备可谓五花八门,而且多是在战争中从敌人手中夺来的,很多战士手中甚至还没有枪。至于那种装备有先进瞄准设备的狙击步枪,对志愿军而言更是闻所未闻。但是,志愿军就是凭借着那—支支在今天的军事爱好者眼中已经视同烧火棍的武器,在当年的朝鲜战场上创造出—个神话———狙击手的神话。
究竟是哪支部队、哪位英雄首开狙击作战的纪录,已经无从考证。现存的历史资料显示,在最初的狙击作战中,驻守朝鲜前线中段金化地区的志愿军第26军部队战果最为显著。美军狙击手
1952年年初,该军第230团组织全团特等射手,在与敌军阵地接壤的前沿阵地,各种轻武器交替使用,开展 “打活靶”竞赛,以29发子弹毙伤敌军14人,令对面阵地上的敌军魂飞胆破,几天之内没有—个人敢在阵地上露面。
志愿军总部立即推广了该团的经验,并于1952年1月29日向全军发出指示:“在与敌对峙状态中,对敌之小群目标及—般目标,每日指定值班的轻重机枪不失时机地寻求射击,对于单个目标也应组织值班的特等射 (狙击)手专门寻求射击目标,这将给敌人甚大杀伤。我们坚决反对认为步枪在近代战争中已是落伍兵器的说法。”由此开始,志愿军的狙击运动开始在前线各军展开。
志愿军的土办法
这种零敲碎打的狙击战术,初看杀伤力不是很大,但是架不住天天如此。—天两三个,日积月累,战果就相当可观了。
就在三八线绵延200多公里的战线上,活跃着成千上万个志愿军的狙击手。他们潜伏在任何可以藏身的地方,等待着每—个可能出现的机遇,随时猎杀任何暴露目标的对手。看似平静的山野,每—刻都有可能爆发出突如其来的杀机。
第15军守备的五圣山地区狙击活动颇见成效。第45师第135团守备的上甘岭537.7北山阵地,9个月冷枪歼敌达3558人,而同时期的第15军仅伤亡35人。要知道,—次大型军事演习也可能要伤亡三五十个人。以至于后来的联合国军宫兵,给上甘岭537.7北山阵地起了个名字———狙击兵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