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中国军队战防炮打惨日军 对方坦克兵泣不成声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5-06-28 15:28:56

  所谓“战防炮”,实际是旧中国军人对“反坦克炮”的称呼,主要通过直接瞄准方式打击坦克装甲车辆。抗战期间,中国军队装备过不少战防炮,其中德国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数量最多,名气最响,在抗击日军坦克时起到较大作用。

  PaK-35/36是上世纪30年代德国莱茵金属公司开发的步兵用战防炮,它体型小巧,炮管长1.66米,炮宽1.65米,炮高1.17米,行军重量只有450千克,因此机动性能非常好,即使不用牵引车,4名士兵也能推着它到处跑。

  该炮射速为13发/分钟,炮口初速762米/秒,有效射程300-600米。对付坦克时,它主要发射37毫米被帽穿甲弹,100米距离上能穿透34毫米厚的均质钢装甲,500米距离的穿甲能力为29毫米。

德制37毫米战防炮

  PaK-35/36的穿甲威力在欧洲战场上对付坦克其实并不够用,因此德军从1940年开始换装口径更大的火炮。但在中国战场上,PaK-35/36的穿甲威力对付日军坦克绰绰有余,因为日军装甲最厚的97式改中型坦克也只有25毫米,而在侵华战场上常见的日军89式中型坦克装甲厚度仅为17毫米,数量更多的94式超轻型坦克、95式轻型坦克的装甲厚度仅6-12毫米。况且日军坦克装甲板基本采用铆接结构,而非焊接结构,面对PaK-35/36战防炮打击时就更显得脆弱。

  中国向德国购买PaK-35/36战防炮的时间大约是1934年,据时任蒋介石军事顾问的德国将军法尔肯豪森在同年10月24日发布的公文中说明,为了完成整编部队计划,中国向德国订购大量军火,其中在1935年春要交付的军火里就包括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20门。

国民党中央军的德制37毫米战防炮

  1935年12月,国民党兵工署的报告称,已运抵中国的PaK-35/36型战防炮达到60门。1936年和1937年,中国又向德国订购数百门PaK-35/36战防炮。至1938年德国停止对华出口武器时,中国从德国进口的PaK-35/36战防炮约为500门,炮弹55万发。

  PaK-35/36型战防炮主要装备国民党中央军,但因该炮接收较晚,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真正成建制编入该炮的只有调整师中的第36师、第87师、第88师、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装甲兵团和税警总团。其中,每个调整师、税警总团有一个4门制(一说6门制)战防炮连,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每个团有一个6门制战防炮连,装甲兵团有一个战防炮营(辖3个6门制战防炮连)。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推荐新闻图片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