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年7月13日,奥尔沙地区,喀秋莎火箭炮首次投入实战。
当时德国中央集团军和苏联西方面军在此对峙。喀秋莎火箭炮齐射
根据时任西方面军司令叶廖缅科的回忆录中记述:“4辆喀秋莎齐射,战果极大。我军的一些官兵在未接通知而目睹了那巨大的威力后,甚至退了回来。”
德军的第9军第12装甲师报告:“我们遭到不明型号火炮的攻击,损失惨重。”
火箭弹发射
德国人对它印象非常深刻,称“喀秋莎”为“魔鬼火炮”。
由于“喀秋莎”火箭弹,自带推动力装置,其发射装置受力小,故可多管(轨)齐射。与同口径身管火炮相比,“喀秋莎”威力巨大、火力生猛、机动性能好等优点;且射弹散布较大,适于对面目标射击。单兵使用的火箭弹轻便、灵活,是一种成功的近程反坦克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