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三个多月的淞沪会战虽然没能以胜利告终,但它却展示了中国人民保卫国土的勇气和信心,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更重要的是,淞沪会战为大批囤积在上海市内的战略物资、国家财产以及国家命脉产业的转移争取了时间,为中国的长期抗战打下了牢固的物质基础。
淞沪停战之后不久,时任日本外相的重光葵来到上海,宣称要在“天长节”(日本天皇生日)这一天在虹口公园举办“中日淞沪战争胜利庆祝大会”。王亚樵闻听此事,十分气愤,于是决定破坏所谓的“庆祝大会”,以雪国耻。但是,这个所谓的“庆祝大会”只准朝鲜人、台湾人参加,因此破坏行动障碍重重。为了破坏这个所谓的“庆祝大会”,王亚樵找来一直与自己一同追随孙中山先生的朝鲜革命党人安昌浩,和他商议,最后决定用定时炸弹炸毁会场。
“庆祝大会”当天,三名朝鲜革命党人把定时炸弹装在暖水瓶中带进了会场。随后,他们装作帮忙整理会场,将暖水瓶放在了主席台的桌肚里,等到白川、重光葵和日租界商会会长岗村洋勇在主席台上坐稳后,就引爆了定时炸弹。只听“轰隆”一声巨响,白川被炸死,重光葵重伤,岗村洋勇被爆炸产生的强大气浪炸飞摔死。“庆祝大会”被彻底捣毁,上海爱国军民人心大震,纷纷奔走相告。
不久,这件事就传到了蒋介石的耳朵里,此时的蒋介石,对于王亚樵策划炸死日本人,还是非常支持的。蒋介石通过复兴社特务处上海站,转交给王亚樵4万元,并希望王亚樵书面予以答谢,以公显蒋介石对王亚樵此次行动的支持和鼓励。然而王亚樵却对复兴社特务处的人说:“他(指蒋介石)拥百万之众而不抗日,我们老百姓抗日,无须答谢他。”后来,王亚樵见朝鲜革命党人安昌浩在上海度日艰难,于是就将蒋介石给自己的奖金悉数给了安昌浩。
为了宣传自己抗日救亡的主张,王亚樵在上海办了《上海闷葫芦报》,这份报纸宣传抗日救亡,主张抗战到底,同时据实报道抗日的战绩和动态,大大鼓舞了上海爱国军民的抗日士气。
这就是王亚樵,在当时,他的爱国精神深深感动了无数的普通市民。有一位叫王阿毛的上海卡车司机,跟随王亚樵多年,深为王亚樵的抗日精神所感动。有一天,王阿毛驾车外出,在北四川路附近被日军截住,日军强迫王阿毛为他们运送士兵和炸药,王阿毛假装服从,在取得日寇信任后,故意绕道到黄浦江边,然后加足马力,飞车跃入江心,与日寇同归于尽。那一年,王阿毛不到30岁。
蒋介石之所以要派戴笠暗杀王亚樵,是因为王亚樵曾多次暗杀他。王亚樵愤恨蒋介石不思抗日,多次密谋暗杀蒋介石。因此,蒋介石悬赏百万缉拿王亚樵。王亚樵精明机警,多次逃脱了军统等特务组织的跟踪和暗杀。
有一次,由于叛徒出卖,王亚樵的住宅被国民党警察和租界巡捕团团围住,但是等到警察们冲进王亚樵的卧室时,王亚樵的被窝还是热的,人却早已不在。后来此事见诸报端,时人皆认为王亚樵轻功了得,可以飞檐走壁。其实,王亚樵刚刚听到警察和巡捕的响动,就奔向顶楼,然后箭步蹿到隔壁楼房的顶上,方得脱险。
还有一次,王亚樵隐蔽于赫德路赫德里楼上,妻子王亚瑛出门买菜时,发现弄堂口已被特务封锁,于是快步回家对王亚樵说:“快起来,前后弄口被特务佬围住了。”王亚樵眼珠一转,穿上王亚瑛的衣服,又扎上头巾,围上围脖,拎起篮子,扮作太太模样款款下楼,出门买菜,于是顺利脱险。
1933年5月12日,戴笠命复兴社特务处的特务们逮捕了王亚樵的弟弟王述樵,以逼迫王亚樵就范。王述樵被捕后,时任全国律师公会会长沈钧儒,以全国律师公会名义在报纸上发表声明抗议:“王亚樵犯罪,其弟王述樵何罪?兄有罪不应罪及其弟。”不仅如此,沈钧儒还亲自为王述樵出庭辩护,并常去看守所看望王述樵,还送了自己的一张照片给王述樵,沈钧儒在照片背后亲笔题词:“公冶长在缧绁之中,孔子以非其罪而嘉之,昔读《论语》为之感动,今述弟羁押,自问无他,天必佑之。”
最后,迫于各界压力,戴笠只得释放了王述樵,同时提出要与王亚樵和解。
王亚樵听说戴笠要求和解后,提出了两个和解的条件:第一,王亚樵兄弟众多,要和解就要给他100万元解散费,以安顿兄弟;第二,全国各地被捕的王亚樵的兄弟,一律释放。
戴笠听了这两个条件后,立刻同意,但要求王亚樵先随便刺杀一个反蒋人物,以表示诚意。王亚樵听说后,立刻放弃和解,他说:“戴笠不是来和解,是来陷我于不义,陷党国于分裂。头可断,决不做此反复无常的小人之事!”
1933年秋,蒋介石高额悬赏王亚樵的人头。迫于严峻的形势,王亚樵决定前往香港暂避。最初,王亚樵决定乘坐日本商船去香港,但被日本人察觉,行动失败。后来,王亚樵化装成脚夫,扛着一包货物混入一艘前往香港的轮船。轮船开动之前,特务们上船检查,他们把所有地方都检查了一遍,唯独没有检查货物舱。临行前,王亚樵还留了一封信给戴笠,信中写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