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张良为楷模
黄公略原名黄汉魂,少年时性情刚烈,一言不合,拔拳相向,经常惹出事端。其父是个落魄秀才,特地抄录了苏轼的《留侯论》让他背诵:“……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父亲为他讲起张良路遇黄石老人、折节奉师的故事,说:“你脾气暴躁,心里藏不住半点秘密,这样只能做绿林好汉,当不了大英雄。”父亲的话,令黄汉魂羞愧难当。此后,他改名黄石,字公略,发誓以精通韬略的张良为楷模。
资料图:黄公略
黄公略从小爱读兵书,十七岁离开湘乡到长沙投奔湘军。在湘军中,他遇到了一生中最好的朋友——彭德怀。1927年春节过后,黄公略通过了严格的考试,被黄埔军校高级班录取。
黄公略和彭德怀都是坚定的革命者,他们在革命处于低潮时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黄公略还参加了广州起义。
1928年2月,黄公略从黄埔军校毕业,由已升任团长的彭德怀推荐担任随营学校副校长(校长由师长周磐名义上兼任)。
黄公略办军校,军政并重,除教授战术、地形、筑城、兵器等四大教程和操典、野外条例、内务条例、射击教范等四小教程外,特别重视政治课的教育。他经常讲授国民革命的任务、对象和前途,讲授农民运动的重要性和农民运动的特点,启发学员的阶级觉悟。随营学校第一期招收的学员有近二百名,后来都参加了平江起义,不少人成为优秀的红军指挥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