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趁景”是大大的热闹,“斗标”则是大大的激烈了。斗标有顺水斗,也有逆水斗;有直线斗,也有转圈斗;有定距斗,也有不定距斗;有坐着划水斗,也有站着划水斗,总之不分胜负不收兵。且看1927年《广州民国日报》刊登的一则风俗歌:“……看见龙船长十丈,锦标罗伞甚辉煌,鼓声震动冲波浪,水色娇娇艇内装……”
当年端午节,精武会主办的水上游乐场举行了盛大的龙舟比赛,李济深等社会名流捐赠了奖品,犒赏得胜者。由于比赛激烈,警察局还特意出动警力,维持秩序,尤其要严查各参赛龙舟,禁止携带武器,以免滋生事端。警察局的担心并非多余,龙舟“斗标”自古十分激烈,时有“火拼”现象,到了下文我们再细说。
禁忌
造船禁止妇女在场
采青必须全福之人
现代人“扒龙舟”,主要是为了娱乐,没多少禁忌,连老外也能来凑热闹。但在以前,“扒龙舟”事关敬神禳灾,禁忌多多,年轻人错了一点点,都会被老人家狠批一顿。
先说造龙舟吧,造龙舟前,师傅要斋戒沐浴,焚香拜神,造船时绝不许妇女参观,否则这龙舟沾了阴气,就会变成阴龙船,悲催地沉到河底去。
“起龙舟”必须选定黄道吉日,一般是四月初八。村里的壮年男子齐力将龙舟推进河里,这叫“恭请”,不能有抓、抬、提这些动作。
“扒龙舟”期间,每天早上将龙头、龙尾从祠堂或庙里取出,每天晚上送回,迎送队伍一定是龙头先行、龙尾殿后,绝不能轻慢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