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社会资讯>历史>历史解密>

美国人的“小跟班”:朝鲜战争中的韩国兵

来源:中网资讯综合 时间:2014-05-12 00:33:22

  1951年1月初,中朝军队发起第三次战役,很快就越过三八线,将联合国军赶至三七线附近。17日,向联合国提出议案,要求谴责为“侵略者”,中美双方的对峙态势进一步紧张。为此,艾德礼再次致信杜鲁门,认为同美方在上年12月达成的一致是冲突局部化。而“英方现在获得的信息是联合国意欲清除(evactlat@)而不是驱逐(6ghtout)共产党中国”,因此反对谴责中国的决议。面临军事上的不利和盟国的压力,经过国务院同军方的反复协调,决策层最终确定了“有限战争”的目标,也就是“独立的、非共产主义的,但分裂的”。2月13日,在参联会与国务院的联席会议上,决策层达成了一致:现在的目标是狠狠打击敌人,以便首先实现停火,然后进行恢复6月25日原状的安排。3月15日,联合国军重新控制汉城,再次面临是否跨越三八线的问题,这一次国务院的意见占据了上风。19日,国务院与国防部的联席会议确定了有节制地跨越三八线政策,占领临津江至元山一带以利于军事防御。4月9日,屡次挑战国务院朝鲜战争政策的麦克阿瑟被解职,由马修·李奇微(MatthewRidgeway)接任。至5月17日,NSC48/5号文件出台,美国实际上业已完成由军事手段向主要以政治手段达到预期目的的转变:文件确立的原则是“保障联合国军和美军安全。在没有主要盟国的支持下,避免朝鲜战争扩大为一场同苏联的世界大战,或者扩大为同中国的军事冲突”。同时,美国积极与苏联沟通,谋求交战双方的停火。6月30日,李奇微向中朝司令官递交呼吁进行停战谈判的信函,朝鲜战争进入停战阶段。

  概言之,李承晚认为是代表全的唯一合法政府,半岛的分裂是暂时性的,朝鲜战争恰好提供了铲除北方“苏联傀儡政府”,将政府和国会的权力扩展到北方的机会。而美苏为在半岛保持均势划定的三八线,在他看来既不合法,也不合理。1950年10月,联合国军跨过三八线,脚跟还未站稳,各方就对“解放”北方后的安排起了争执。7日,联大通过376号决议,制定出联合国军占领北方后南北统一的措施。其中一项是“邀请南北两方的代议制机构同联合国有关机构合作,恢复和平、举行选举及建立统一的政府”。12日,朝鲜问题临时委员会通过决议承认李承晚政权只是在南部拥有“控制权”,要求联合国军司令部“暂时代理对北部地区的管理权”以待进一步讨论。李承晚致信杜鲁门总统,要求战争结束后由南部挑选的行政长官派驻到北方五道分别进行管理,待时机成熟时再进行选举。16日,国务院主管朝鲜事务的官员阿瑟·埃蒙斯(ArthurB.Emmons)同韩国外务部长官林炳稷就此事会晤。埃蒙斯虽然对韩国立场表示同情,但认为朝鲜统一事务应由联合国决定。23日,李承晚公开挑战联合国决议,发表《致北朝鲜人民书》,声明韩国对整个朝鲜拥有主权,北朝鲜将在联合国的监督下实行选举。

  美韩之间战争目标的一致只是存在于从战争开始到志愿军入朝短短一段时间内。随着调整了自身政策,双方的分歧越来越明显,在应该采取何种行动方面的矛盾也越来越突出。介入战争,增加了的安全危机,反而强化了李承晚彻底消灭北朝鲜军队的决心。因此,他对任何可能出现的停火征兆都十分敏感,反复向国务院官员强调韩国对战争目标的立场。第二次战役打响后,联合国军向南退却,11个亚非国家在12月5日声明,要求中国停止在三八线,并积极探询谈判条件。韩国则担心而不是中国会接受这一声明,于是急命张勉会见腊斯克,表示反对任何对的安排,建议允许的国民党军队参与战争。腊斯克说,如果中国拒绝了声明,对于分化中国和这些亚洲国家有“政治上的好处”,在军事上还可以获得喘息之机。对于联合国军处于不利局面时会出现政治解决朝鲜问题的可能,李承晚不得不预防。11日,张勉奉政府之命再会腊斯克:完全和坚决反对任何重建三八线为边界的建议或者同共产党妥协。腊斯克则以军事形势等理由搪塞张勉。

作者:  责任编辑:yaoqun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