艰苦奋斗 团结拼搏
大力协同 无私奉献
敬业精神奠定国产直升机发展之基
如果要用一幅图画来形象地反映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直升机所,可以画一张《梅花傲雪图》,那是一段筚路蓝缕的创业历程,也是一程战风斗雨的激荡征途。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直8基本平台的研制历经18个年头,后来者已经难以想象老一代直升机人当初工作条件的简陋状况,但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直8的参研者从未放弃努力。研制经费短缺,不怕,工作和生活条件艰苦,不怕。在电脑远未普及的时代,烈日当顶,他们汗流浃背地比画着长尺、游标卡、千分尺和光学仪器;星星点灯,他们趴伏在绘图桌上深思冥想、运筹计算。那是八十年代初的一个星期天,当全民都在为中国女排争夺世锦赛桂冠呐喊助威之时,艳阳高照的赣北吕蒙机场,一群直升机所的科研人员还在为电磁兼容性试验而忙碌着。这个试验连续数日,有人眼眶浮肿,有人嗓音沙哑,但大家兴致勃勃,只要有一点进展。类似这样的场景在直8研制的过程中不胜枚举。就是凭着那种一定要尽早把直8干出来的执着,形成了“艰苦奋斗、团结拼搏、大力协同、无私奉献”的直8精神。

点击图片进入下—页 直9B是我国研制的第一代武装直升机,此前中国人从未研制过武装直升机。参研者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挑战。1987年3月,在西安某研究所靶场进行的反坦克导弹首次地面模拟机弹相容性试验以失败告终。怎么办?直升机所和兄弟单位的参研者共同开始了长达五年的技术攻关,先是1000天机弹结构相容性技术攻关,再是700天机弹系统相容性技术攻关。经过一系列大型试验,各种状态的模拟发射,机弹结构相容性技术攻关取得成功,随后,继续推进机弹系统相容性技术攻关。1991年12月,直9B型机01架机在景德镇某靶场开展了红箭8号导弹武器系统精度摸底靶试,最终以8发7中的优异成绩宣告了机弹相容性这一武装直升机研制中的“拦路虎”问题得以解决,这些重大技术攻关成果为之后专用武装直升机的研制开辟了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