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一位军事、外交界的消息人士称,俄将在今年第四季度开始向中国交付苏-35战机。据俄罗斯《观点报》网站1月15日报道,这位消息人士表示:“苏-35战机的供货将从今年第四季度开始,目前一切按计划进行。”
俄罗斯联合仪器制造公司发言人透露,该公司已开始为向中国出口的苏-35生产机载通信系统。他说:“这项任务将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内完成。”
一些媒体2015年12月报道称,中国将安排从俄方订购的苏-35在美军舰艇频频出没的南中国海争议水域上方巡逻。
报道称,2015年11月19日,莫斯科与北京签署总价不低于20亿美元军购大单,向后者出售24架苏-35S多用途战机。中国是该型号战机的首个外国买家。中方接收的将是俄军标配版苏-35S。

俄军装备的苏35S
目前,只有俄军装备了苏-35:根据2009年签订的合同,俄空军应当在2012至2015年期间接收48架苏-35。
报道称,2015年5月,中国媒体称,采购苏-35实属在所难免,因为国产歼-11战机当前的生产能力不能缩小与别国空军的装备水平差距。
报道称,有消息人士认为,这笔交易显著提高了俄罗斯的军售额。中国早在2013年就采购了总价逾18亿美元的俄制武器装备,成为俄罗斯第四大军事贸易伙伴。从那时起,中国就未再掉出俄制武器前几名大客户的榜单。

苏35飞出音爆云
据俄罗斯媒体文章称,苏-35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的实力。
应当研究中国对俄罗斯新一代战机的兴趣,因为或许能从中了解到中国本国军事技术的进步以及解决南海争端的战略。
苏-35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可能发生的冲突中的实力,它的最大行程及燃料容量将允许中国空军在争议地区进行长时间飞行,正如它们在钓鱼岛争端上为对日本施压而做的那样。
苏-35是在南海执行任务的理想机型。就最大行程和射击能力而言,它优于菲律宾和越南的所有飞机(乃至水面船只,如果真的动用的话)。
北京想在南海上空拥有绝对优势,只给对手两种选择:要么制造紧张,一旦开战必输无疑;要么同意中国军人的永久存在。中国正在获得针对东南亚大部分地区和大多数东盟国家投射军力的能力。
俄罗斯媒体此前援引美国杂志主编扎卡里·凯克的分析称,苏-35超机动多用途歼击机可能成为中国在南海地缘政治博弈中的王牌。较大的作战半径,明显增加的燃油量,是苏-35激起中国用户兴趣的优异特点,这些性能能帮助中国加强自己在南海的地位。目前对中国来说,保持自己在面积辽阔的南海的存在是个问题。中国现役歼击机只能在南海上空短时间飞行,油箱内携带的燃油量不大,严重限制了自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