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上海整治专车目的不是要取缔

来源:上海商网 时间:2015-07-21 11:24:46

  上海近日开展大规模网络专车非法客运专项整治行动,至少查扣非法客运专车15辆。从2014年11月至今,上海已查处专车非法客运案件约199起,并对某专车信息服务商进行查处,并处以10万元罚款的行政处罚。

  专车、拼车及互联网打车软件,客观上是对社会有利的事。

  专车是点到点的服务,给乘客以方便,也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效率,从而提高了他们的收入。

  拼车增加了乘客打到车的机会(尤其在夜晚和恶劣天气的日子),且降低了乘客打车成本,但不仅没使司机降低收入反而增加收入,更重要的是它减少了客车出车次数以及驾驶里程,有利于能源节约,有利整个社会。

  互联网打车软件与传统的交易对象或交易平台不一样,传统的出租车企业是社会资源的重构。

  而Uber的立足之本是溢价算法和自动匹配算法,是用大数据来动态定义繁忙时段的运营规律,以提价来鼓励司机,解决打不到车的问题;无预约和无抢单,司机不知道目的地在哪,3分钟内自动匹配最近的司机,又解决了拒载问题;甚至Uber的硅谷总部在研发永不停歇的多人乘坐计划,同一方向的人由系统匹配拼车。

  当然,专车、拼车和互联网打车触动了一些既得利益。例如,Uber所到之处几乎都受到抗议,世界各地包括中国有些城市的出租车司机为此罢工,多地政府禁止Uber、限制滴滴快的。可是,互联网打车软件及专车其实并没有触动司机的利益,出租车司机也可以进入互联网打车平台,真正触动的是运营权垄断和牌照管制。而这些垄断和管制在进一步市场化改革中,在新技术、商业模式和市场管理的创新中,恰恰是不需要不值得去保护的。

  因此,上海市政府一直对专车拼车和互联网打车软件的态度十分谨慎,从来没有把专车一概划归为黑车,国家交通部也一再强调“不要一棍子打死”、“交通运输行业是开放型行业”等。

  但是,在承认专车、拼车、互联网打车软件有利于社会、有利于行业发展的同时,也要看到这也是一门生意,也是一个行业,也是一种新的市场形态。既然是一种市场形态,就必定要有起码的市场规范。

  专车、拼车和互联网打车软件既然是传统出租车行业的延伸和发展,那么原先出租车行业的基本规则,还是要继续遵守的。譬如,保证乘客的安全出行,车辆和驾驶员有合格的资质保证。这些基本的保证如何得到落实,还需要乘客、车辆驾驶员、打车软件运营商和政府的相关部门来共同探索、商量、制定和落实,并随时还要发现新的问题、制订新的规则。而在制订新规则时,还必须留有余地,因为它还处在发展过程中,还有许多不确定性。

  近日,上海整治非法网络专车中的非法客运,正是落实客运行业的基本规则,保证安全出行,保证有资质的客运车辆及驾驶人员,并督促打车软件平台只能与有资质的驾驶员和车辆签约。这不是在取缔、扼杀,而是在逐步规范客运行业中的“互联网+”的创新事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