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网首页-资讯中心-商业-内幕-商评-财经-股市-精英-科技-互联网-创业-汽车-企业-房产-娱乐-社会-图片-财经圈

主页>商业报道>商业评论>

取消存贷比为商业银行松绑

来源:上海商网 时间:2015-06-29 14:30:11

  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即将来临,商业银行利用存贷差坐享其成的日子即将到头。为让商业银行能够以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去赚取应得的利润,解除存贷比的束缚乃是必要的前提。

  周三,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删除了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比例不得超过75%的规定,将存贷比由法定监管指标转为流动性监管指标。

  存贷比,指银行的贷款总额与存款总额的百分比,是对银行的一个监管比值。从银行抵抗风险角度讲,存贷比例不宜过高,因为银行还要应付广大客户日常现金支取和日常结算,若存贷比过高,会导致银行支付危机,如支付危机扩散,有可能导致金融危机。

  然而,从中国经济总体上来看,存款准备金率虽然今年两次下调,但大型金融机构仍有18.5%之高,这在国际上是少有的,足以应付一般的银行支付危机。从每个商业银行看,各行业务各有不同,但各自需要预留多少日常资金,他们自己是最清楚的。硬性规定存贷比,显然是不适应瞬息万变而又各不相同的市场情况。

  75%的存贷比无疑束缚了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手脚。各种资金中存款成本最高,中小银行为扩大盈利来源,总是尽可能地将手中筹码放贷出去,而为了应付月末季末年末的存贷比考核,银行间必然爆发揽储大战。实际上,这些商业银行一旦手头支付或缺,尽可以到银行间拆借市场调头寸。

  当然从宏观上来说,存贷比可以算作是一个调控工具。

  存贷比过低,说明经济政策处于紧缩状态,原因是当前市场过热、通货膨胀严重等;相反,如果存贷比过高,说明经济政策处于宽松状态,反映了当前市场过冷、居民购买欲望不高、市场产品等供给不足、生产力水平低下等。

  目前,国家规定的存贷比不算很低,但从整体上看,实际存贷比并不高。换句话说,即使取消了对各商业银行的存贷比考核,虽然银行惜贷现象可能不会再有,但不等于社会贷款需求就会大增。

  所以,硬性规定存贷比,从各方面来看,都是一个带有严重计划经济痕迹的对商业银行的管控办法。

  现在取消存贷比,当然可以释放不少流动性,但决不是市场所传的可以释放出7万亿元。

  取消75%规定,不等于商业银行的实际存贷比到达81.5%(存准率18.5%)。且不说社会贷款需求是否到达这个数字,存贷比与存准率的关系也不是简单的加减关系。实际上,取消存贷比,大约能够释放流动性1万亿元左右。这对股市的确属于利好,但好到什么程度,却不能简单判断。

  取消商业银行存贷比考核,最实在的利好是银行。一方面,现在投资渠道渐多,银行存款搬家越来越多,银行尤其中小银行揽储越来越难;另一方面,银行的头寸渠道是不成问题的。摆脱了存款压力,商业银行不但可以经营更多的筹码,而且可以有更多的关注力去经营业务。

  取消存贷比更深远的意义在于,随着人民币利率市场化即将来临,商业银行利用存贷差坐享其成的日子即将到头。为让商业银行能够以自身业务能力和服务能力去赚取应得的利润,解除存贷比的束缚乃是必要的前提。

  取消了号称最严格银行监管的巴塞尔Ⅲ协议中没有的、带有计划经济痕迹的存贷比,不等于无须对商业银行及其存款予以管理。我们除了规定适当的存款准备金率,还要参照巴塞尔Ⅲ协议,严格监控商业银行资本金充足率、流动性覆盖率和净稳定融资比例等指标,让人民币利率市场化,让中国的商业银行完成市场化改革。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晴天
要了解更多,可继续查阅相关资讯:

关于我们 | 保护隐私权 | 网站声明 | 投稿办法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网站导航 | 友情链接 | 不良信息举报:yunying#cnwnews.com(将#换成@即可)
京ICP备05004402号-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