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乱收费在监管部门重拳监督和治理下,虽然有所改进,但乱收费已经成为银行的“牛皮癣”,造成这种“牛皮癣”的原因在于,银行对自身利益追求的冲动和监管的力度不够。
一是随着存款利率即将放开,银行传统存贷款利差进一步收窄,银行越来越倚重服务收费,怕彻底根治乱收费之后,业绩大减,从而影响各层级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收入。于是,尽管各银行总行都有明确规范服务收费要求,但基层银行为完成利润、中间业务等考核指标,不得已通过变相扩大收费范围和提高中间业务收费手段来实现,上级行也只好睁只眼闭只眼。
二是认为自身收费手段隐蔽,方式巧妙,且又有自身强势经营地位,企业民众敢怒而不敢言,尤其监管部门无法对其收费行为实行全方位监管,故而对乱收费缺乏根除动力。所以监管部门喊规范收费时,虽言之凿凿,但银行却往往当成耳旁风,过后了事,不会认真落实相关政策要求。当遭监管部门查处时,总是打马虎眼,虚与委蛇,或通过各种虚假账务手段掩盖乱收费行为。
三是总认为监管机构力量薄弱,检查只是一阵风,做不到常年监督,无法对所有银行机构进行全面检查,总抱着碰运气心理。且也觉得监管部门是自己“亲爹”,即便被查出问题,也往往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处罚较轻,不至于伤筋动骨。
显然,要根治银行乱收费“牛皮癣”,监管部门要当好监护人,按颁布的服务收费新规规范约束商业银行收费行为,加大监管力度,对银行收费进行“全天候”监管,把监管触角延伸到服务收费的每个环节和各个项目,把银行服务收费行为全部置于有效监管之下,把一切服务乱收费活动消灭在萌芽状态,彻底医治商业银行服务乱收费“耐药性”症状。
同时,加快构筑立体社会监督体系,聘请社会监督员,消除条条监管局限,将银行服务收费置于地方审计、物价、工商、发改委等部门共同监督之下,铲除银行服务乱收费“牛皮癣”可能存在的任何空间。此外,进行合理引导,实行疏堵结合监督方式,加快银行业务经营改革步伐,由单一传统存贷款业务向保险、证券、投资等混合经营业务发展,拓展银行收入渠道,增加盈利点,使银行业从过分依赖抬高中间业务收费转向到发展混合业务经营,为根除乱收费“牛皮癣”提供合理出路。(作者系财经评论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