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华为手机业务已经坐稳全球第三了。超越第一第二这种美梦,当然可以做一做呀。还是那句话,梦想总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其次,华为不差钱。前段时间小编看到一个榜单,深圳2015年的纳税十强,华为是远超互联网大土豪腾讯的
当时小编真是觉得,华为在这榜单里,太显眼了!因为!看它前面的第一名,再看后面那几名……华为是一家没有上市的公司,不搞金融,也没有扎堆搞房地产,也不是什么互联网风口上的行业,挤上榜单第二名,实力确实杠杠的。
但问题是,华为的全球竞争对手们,都是不差钱的主啊。苹果不用说了,市值巨无霸,而且即使出货量低于其他品牌,因为只做高端机,其利润也是远远高出其他品牌的。而三星,当年华盛顿邮报称韩国为“韩国三星共和国”,三星手机终端背靠的三星集团,是个超级强大的商界“三星帝国”,它造船、造高楼大厦、甚至造军火……单说手机业务,三星的产业链也可以实现完全自主组装手机,三星制造晶圆的能力也一直让最大晶圆代工制造商台积电颇感畏惧。而自主研发这手机中不可或缺的小小晶圆,中国大陆的企业才处于起步阶段。
不差钱,意味着三家的研发投入,谁都不会少。营销上,苹果在全球家喻户晓。三星的营销投入很大,在人人都爱用苹果的美国,三星投放了大量广告,电视里、街头广告牌上,经常看到三星的时尚广告,这个来自亚洲的品牌,在美国知名度也很高,而华为尚未能打开美国市场(也和美国故意设置了贸易壁垒有关)。
在欧洲,华为算是在欧洲市场做得不错,但是三星的知名度明显更大,华为想打入高端智能机市场,现在也不得不砸钱,也变得高调起来。
是的,难怪华为手机终端的成绩已经那么棒了,已经做到如此顶级了,但当余承东说出要超越苹果、三星的话时,还是遭到了不少嘲笑,实在是因为——对手太强大!
但是,即便面对这两家全球巨无霸,华为还是有优势的。
一是人力成本优势。说得直白一点,华为人是出了名的累,也是出了名的敢拼。前几年,很多人喜欢讨论华为的“狼性文化”,甚至竟然还有专门的书讲这个……封面也是real吓人呢。
说白了,宣扬一种许三多式的“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有华为员工曰:任老板喜欢的员工类型——一贫如洗,胸怀大志。
华为至今在国际上如此成功,与这种企业文化有很密切的联系,其中的段子有很多,最著名的就是种种华为的男工程师在非洲大地上是如何与寂寞作伴排除万难架起基站铺开市场的故事……
而在欧美企业,让员工加班的成本可是很高的,他们相对更循规蹈矩一些。
第二,华为背靠着中国这个巨大的内生市场,现在也正好搭乘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东风。中国这个13亿人口的市场,外加华人文化圈的市场,已经足够可以让华为这个中国企业如鱼得水。这一点,是让日韩企业很羡慕的,因为他们的内生市场太小,企业想要做大,只能到国际市场上火拼。
这几年看下来,手机终端这个行业,简直瞬息万变,几个字概括:一切皆有可能。
2008年时,谁会想到当时如日中天的诺基亚几年后会衰落至此呢?
那时候,又有几个人想到自己的手机可以从努力按键盘变成轻松点触屏?
现在华为手机的质量,颇有当年诺基亚的风范,也耐摔,电池也耐用,系统也不错。但是高端智能手机似乎集体走入了一个瓶颈期。就连苹果一次次的发布新机,也越来越让人感觉到没有亮点和乏味。
对于这三家都不差钱的企业,到底谁的研发投资正确,谁能在下一场技术更迭(可穿戴设备?VR?AR?)中称霸,才是能坐上王者位置的关键。又或者,那个掌握下一轮技术更迭的王者,现在还低调到没有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
Anyway,华为取得今日的成功,已是中国经济崛起的典型范式之一。华为人的拼搏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也确实令人尊敬。祝福国货,也期待华为。来源:投资界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