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能否扛起2000亿
尽管董明珠放下了年增长200亿营收的目标,但她强调,2018年达到2000亿元营收的目标不会变。在空调业务遇冷的情况下,四处开花拓展多元化业务显然将成为拉动格力业绩增长的新引擎。
格力在公告中宣布,将以空调产业为支柱,大力开拓发展新能源、生活电器、工业制品、模具、手机、自动化设备等新兴产业,将格力从单纯的家电制造企业向新能源行业及装备制造企业进行产业拓宽,实现多元化稳健发展。
新能源汽车是格力多元化的最新方向。
3月7日,格力电器公告称,拟发行股票收购珠海银隆新能源有限公司。董明珠随后对外表示,“收购新能源企业,格力就是要造汽车。”
外界关注的格力2代手机,此前也宣布将在4月底发布。据记者了解,该手机价位在3000元左右,并面向市场销售。
而在手机和新能源汽车之外,格力早以大松品牌涉足电饭煲等小家电领域,但这依然未能减小格力产品结构单一的风险。
财报显示,空调业务在总营收中占比为85.65%,而取得15.22亿营收的生活电器占比则仅有1.56%。
张彦斌表示,从格力新进入的行业来看,小家电规模太小,就算做到第一也就百十个亿左右。他认为,这些新进入的领域中,未来影响较大的就是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如果做起来就是爆发性的增长。小家电包括手机都不是白电领域的长项,竞争比较泛滥,外界质疑也很多。”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执行会长洪仕斌则对记者表示,相比如何达到2000亿的营收,格力更应该考虑企业治理的问题。
他认为,格力以前的增长是通过把货押给渠道,把肚子做大。而现在格力思考自己的商业路径则过于冒进,有些急功近利。
值得注意的是,从本土白电三巨头财报来看,格力的营收下滑幅度最大。其中,美的集团在2015年实现营收1384亿,同比微跌2.28%。青岛海尔则在2015年实现897.48亿元的营收,同比降低7.4%。
董明珠领导下的格力,将在2016年交出怎样的成绩单?(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