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地新机遇
“内地市场对兰桂坊而言非常非常大,当然现在全球都在关注中国经济增长放缓,但从长远来看,我认为这是一条健康的道路”。
在盛智文看来,中国经济正在走向一个更加平稳的轨道,“GDP增速放缓反而可以给中国今后带来一个更加稳定健康的环境,中国的市场正在慢慢变得成熟,这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盛智文认为,中国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向消费主导型经济的转变过程,恰恰是兰桂坊的发展契机,“兰桂坊和消费型经济非常适应,在中国现在这个大时代、大环境之下是非常契合的”。
中国年轻一代的消费需求和传统购物中心的错位,是盛智文对兰桂坊内地发展充满信心的原因。
“中国年轻一代人拥有了更多的可支配收入,他们紧跟国际潮流,喜欢一些国际化的美食和时尚等元素。而且因为电商冲击,他们去购物中心更多地只是去娱乐或者吃饭。”
以70%零售和30%餐饮业态组合的传统购物中心,在盛智文眼中已经不能够更好地匹配消费需求,“但兰桂坊恰恰大部分都是娱乐、餐饮业态,这是一个时尚生活的地方,而不是一个购物中心”。
截至目前,兰桂坊选择了在成都、海口和无锡落地,并且下一步将继续增加布局。盛智文表示,兰桂坊还在寻找更多的潜在机会,“下一站可是北京,也可能是广州或者深圳”。
不过,在内地的扩张计划之前,另一个让盛智文灌注心神的项目是上海梦中心。
“我们现在的重点是把上海梦中心打造完成,这将是一个独一无二的内地项目。我也相信上海梦中心落成后将会有更多的城市会致电我们寻求合作。”
以下为对兰桂坊集团主席盛智文先生的采访实录:
记者:2015年香港零售业总销货价值为4752亿元,同比下跌3.7%,您认为当前香港零售业下行的原因有哪些?
盛智文:首先我认为不能完全说是经济的衰退,可能有一些因素正在影响着香港的零售经济,其中之一就是现在大陆自由行来香港的人越来越少。
这里面也有两个原因,一是香港可能会有小部分比较激进的学生群体,他们对中国游客有一些过激行为,这会影响到大陆游客到香港的旅游心态。而且部分不友好的事件通过社交和传媒渠道传播得很快,给香港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以前深圳有一签多行的政策,深圳居民他们想何时来香港都可以随时进来,但是香港有部分居民对于水货客,对于深圳频繁来香港的游客有怨言,也导致香港推出了一个政策,深圳居民每周最多只能来一次香港,这个政策也影响到了一部分深圳游客来香港购物游玩。
另外一个原因是汇率,因为港币和美元是完全挂钩的,美元的上涨趋势影响到了汇率,也影响到了一些游客购物的热情。相对而言日元正在贬值,韩元正在贬值,而且欧元也是在不停地贬值,所以更多的游客流向了境外。
我觉得这也是更多游客选择日本、韩国、欧洲这些旅游目的地,而没有来香港的原因,因为过去很多人来香港,他们大部分人的目的就是过来购物。而且现在内地的电子商务发展特别快,在线购物也是导致人们少来香港购物的原因。
各种各样的原因,可能每一个原因都有一部分影响,但是这些各种各样的小因素加起来就导致来香港的游客下降得这么厉害。
记者:我们看到游客下降也影响到了香港主题公园的营业情况,迪士尼2015年财年公布的业绩由盈转亏的,您认为香港香港可以从哪些方面去提振旅游业?
盛智文:包括海洋公园也是一样,业绩表现不好的原因是之前50%的游客主要依靠大陆来的旅行团。过去香港一天差不多会有350个旅行团,现在只有三分之一,120个左右。旅行团的减少意味着这些主题公园一年会少100万左右的游客,用100万乘以主题公园的票价或者他们在园内消费的数量,这个数字就会很大。
香港政府现在重点需要做的是一个经常性自由行的计划,在这个计划当中所有的城市居民可以以自由行的形式来到香港,他们不一定要经过旅行团这种形式。香港政府现在这个计划只涵盖了内地的49个城市,我建议把这个计划的涵盖范围加大,变成六、七十个城市,这样就可以给香港带来千万级的游客。
当然,香港也需要加紧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把这个城市变得更加令人兴奋,更加吸引人。
我看到一个数字,去年有1.2亿中国游客去境外旅游。当这些游客去到国外看到更多东西、视野变得更开阔后,他们的品味和要求、对娱乐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就变成更加挑剔的游客。
不光是香港,全球其他城市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基础设施建设,建造更加多吸引人的,令人感兴趣的景点,可以吸引人们在这边享受。
记者:您在去年12月曾发表了一个演讲,提到香港现在是一个比较分裂的状态,像被“卡住了”一样,怎么看香港现在的这种格局?一方面有观点支持更开放,另一方面有观点并不支持,在这样的情况下,您觉得香港是不是正处于一个比较艰难的时刻?
盛智文:现在香港还是被卡住了的状态,因为现在香港社会是分化比较严重的现状,年长的人群和现在年轻人的观点不一致。
不光是香港,全球的社会都在经历这个问题,因为现在的年轻人生活在数字一代,从小跟互联网、手机等数字设备长大。年长的一代并没有经历过这些东西,所以这造成了他们之间的一个断层。
香港人们不幸福最主要的原因是房价高,房价高就导致了很多人对生活不满意,因为现在的年轻人都希望拥有自己的房子,但是房价对他们来说高得离谱,要奋斗六、七十年才能买得起香港的房子。
当然这个现象不光是香港有,全球很多城市都有这个现象。过去12年香港是一个低息环境,这就导致了有一些房产的富人往往可以变得更加富有,而穷人因为低息的环境更加难以进入到中产或者是比较富有的阶层,这就造成了贫富差距。现在这个状况在英国等欧洲国家也有出现,人们有一些反政府的行为,就是因为房价高,他们失去了生活的希望。
我想这是香港政府另外一个需要着手处理的紧急事情,他们需要提供更多年轻人可以承担得起的住宅。当他们实现了这个目标,社会的幸福指数就会上升,整个社会的意见就不会那么两极分化,更多人会更加中立一些。
现在香港政坛也是有这样一批政党,给年轻人做了一些承诺,让他们觉得可以改变现在的状况,改变现在格局,这就导致很多年轻人会支持他们。而当整个社会幸福感上升的时候,这些党派获得的票数就会相对减少。所以,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政府一定要领导力和决策力,把整个社会的幸福感提升上去,这样才能把整个社会融合在一起,当社会更加融合,观点更加统一的时候,幸福感和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就会减少。
记者:香港房价一直都处于比较高昂的状态,有些分析认为香港楼市会有10%到15%的回落,您怎么看香港楼市的走向?
盛智文:我不太认为香港的房价会经历衰退的情况,因为接下来两年香港市场上会有很多面对大众比较合理的房子推向市场。大众市场随着供应的逐渐上涨,价格会逐渐下降,这对于整个社会来讲是更健康的状态,因为房价的下降肯定会有利于让更多人拥有自己的房子。
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即使下降20%,香港的房价仍然是比较高的,而且高端豪宅市场现在还是很疯狂的情况,因为豪宅市场还是供不应求,近期港岛南岸有一个房产成交价就是10亿港元,在半山也有一座豪宅以8.5亿港元的价格成交。
记者:北京、上海等城市也正在向国际化大都市发展,您怎么看香港的竞争优势?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您觉得香港面临的压力会不会更大?
盛智文:我相信低税率和健全的制度仍然是香港的核心竞争力。香港的低税环境,对做生意的人来说仍然是非常吸引人的条件;健全的制度,对于整个香港的成功也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因素,因为投资者需要的环境永远都是稳定的,他们如果一旦有商业上的纠纷就可以到法院获得公平的评判,而香港健全的法制制度在全球建立了非常好的形象。